标签:
IT/科技 |
分类: 企业观察 |
网盛科技合纵术
《中国商业评论》
——对网盛科技“小门户+联盟”商业模式获得《中国商业评论》最佳商业模式第五名的点评
网盛科技推出的“小门户+联盟”的B2B电子商务模式,既是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顺势扩张,同时也是外部资源和形势的一种合理利用。
从自身优势和资源的角度,网盛科技已经在化工、纺织、医药等行业成功建立起了行业门户的电子商务赢利模式,由此积累了成熟的行业门户经营经验、技术、人才队伍等软资源;同时通过上市又拥有了强大的资本实力,而“网络第一股”的名头也让网盛的影响力从行业知名度扩展为社会知名度。这些资源都具有非常强的扩展性,正是建立一个运营平台的“优质资产”。
而外部资源和形势方面,大量的行业门户网站由于缺少资本投入、经验、人才、品牌、技术等,大部分处于勉强生存的状态,非常需要借助外力来获得更大的发展。特别是在互联网海量信息的汪洋大海里,单纯的行业门户网站很难投入资源建立广泛的品牌影响力,这种情况下,联盟方式的结构体系利用内容、流量、技术方面的共享确实具有非常大的协同效应。
这种内外部优势的结合使得网盛科技的“小门户+联盟”模式具有了值得期待的发展前景。
但是要运作好这样一个相对松散的联盟体系,对于做为盟主的网盛科技来说,和自己独立经营相比,也会产生新的挑战。由于没有资本和组织隶属关系,尽管身为盟主,但对联盟企业的控制仍然会相对较弱。可能存在的风险在于,一个成员的“坏行为”就可能让整个体系的品牌形象受到损害。在直接控制比较弱的情况下,就要通过“软实力”来让联盟企业“心服口服”,比如,通过品牌、技术、管理经验等轻资产的输出让联盟成员获得成长和收益的好处。对于确实不受规矩又不愿改变的成员,也要敢于“忍痛割爱”,大胆抛弃。就是说,“胡萝卜”和“大棒”两手都要发挥作用。
和阿里巴巴一体化的电子商务平台相比,“小门户+联盟”体系中的一个小门户可能会对应阿里巴巴的一个频道。和阿里巴巴管理一个频道的经理人相比,经营一个小门户的团队同时也是所有者,相对来说具有更强的事业心和“企业家精神”,一些“小门户主”可能还有在行业内的特殊资源,这都是相对于阿里巴巴模式的优势所在。
总之,网盛科技的“小门户+联盟”模式拥有成功的一些初始元素,但要发展壮大,也会遇到一些新的挑战,需要做为盟主的网盛跳出以往成功的局限,走出一片新天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