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宏观观察 |
股市进入第三阶段
从中央政府立意建立一个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战略目标的角度,可以认为股市从一千点启动,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可以认为是启动阶段,通过股权分置改革、通过工行等大盘股上市拉动,把一个发动机已经熄火的股市成功的带出泥潭,重新启动了自我发展的动力。这个过程从一千点的低点起步到2500点,当股市的赚钱效应已经形成了对场外资金的巨大吸引力之后,股市已经不需要再借助政府的推力向上突破了,可以认为启动阶段结束。
第二阶段,可以认为是放任阶段,尽管在这一阶段有3000点附近近两个月的调整,有提高准备金率、利率等措施对股市的压制,有关于风险和泡沫的警示与争论,但中央政府并没有推出针对股市的实质性措施。这个可以认为,一方面,在这个阶段,股市主要表现为偏热,政府从政策上不能刚把推动的力量撒手,反手就再次动用有形之手打压;另一方面,能够专门针对股市进行调控的一些手段暂时还不到位,所以更多的只是在股市走的太快的时候,发发口头警示,但很少实质性的措施出台,包括大部分分析人士认为的应该从供求角度加快新股上市步伐却迟迟不见实施,也可以认为是在这方面准备不足的一个表现。第二阶段以“5.30”印花税上调为标志结束。
第三阶段,可以认为是控制发展阶段。印花税上调引起的股指暴跌以及目前的胶着状态,联系历史,很容易让人产生牛市已经结束的判断。其实,如果客观上承认政策市的现状,并且认识政府发展资本市场的意图,就相对来说会更有信心一点,个股上会产生分化,但大盘会继续牛下去。
印花税上调是政府针对股市发出的要对股市发展进行控制的冲锋号角,在此之后,取消利息税、利息上调、购买巨额外汇的专门国债、红筹回归、新股上市、国有股减持,等等,似乎每一项对股市来说都是负面的消息。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措施都可以调整股市的热度,具体要把热度调整到多少,则要看这些措施推出的力度、时机、节奏。这种状态,只能说政府已经从供应角度、资金角度、监督角度等多个角度形成了对股市的综合钳制。股市是涨是跌,是快是慢,是牛是熊,则成为宏观经济管理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要判断股市的涨落,最好还是跳出就股市而论股市的技术分析,更多的关注一点宏观因素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