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宏观观察 |
死股市容易成股市难
驯猴术能否驯服疯牛?
组织行为学上有一个经典的训练猴子的故事来表示一个组织文化和组织禁忌的形成过程。科学家将四只猴子关在一个密闭房间里,每天喂食很少食物,让猴子饿得吱吱叫.几天后,实验者在房间上面的小洞放下一串香蕉,一只饿得头昏眼花的大猴子一个箭步冲向前,可是当它不成这没拿到香蕉时,就被预设机关所泼出的滚烫水烫得全身是伤,当后面三只猴子依次爬上去拿香蕉时,一样被热水烫伤。于是众猴只好望“蕉”兴叹。
既然管理层对股市的泡沫判断已经没有疑议,调控的决心也已经坚定。如果市场继续桀骜不驯怎么办?估计就会用上面的驯猴术来试图驯服疯牛。如提高印花税仍然不见效,就可能再由国资委出面大幅度减持国有股平衡市场供求。仍然不见效,被视为真正杀招的资本利得税也可能推出。
和调控房地产相比,管理层对股市调控的手段还真可以说连绵不绝。这可能也正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管制相对放开的原因,市场感觉牛气冲天,政府却认为是自己手心里的一个“猴子”,任你七十二变,想要降伏的时候,也是覆手之劳。关键是压下去容易,由疯牛变耕牛却不容易。
“我还只用了三成内功”
金大侠的《碧血剑》中有一个故事情节:孟挣见对方拳到,硬接硬架,右臂用力一挡,左手随即打出一拳。两人双臂一交,归辛树心道:“此人狂妄,果然有点功夫。”乘他左拳打来,左掌啪的一声,打在他左肘之上,发力往外一送。哪知孟挣的功夫最讲究马步坚实,这一送竟只将他推得身子晃了几晃。袁承志低声道:“糟糕,这一招没有打倒他,姓孟得要受重伤。”但见归辛树又是一掌打出,孟挣双臂奋力抵出,猛觉一股劲风逼来,登时神智糊涂,仰天跌倒,昏了过去。
现在股市上市场和管理层之间也存在着这样的博弈。存在博弈是正常的,可能比较糟糕的是双方对对方的实力和意志出现误判。如果市场怀疑管理层调控的决心和手段,就可能如前几次的准备金率和利率调控之后一样,不跌反升,继续屹立不倒。而如果管理层对市场的实力发生误判,就可能如“归二爷”一样,使出七成内功,把股市一下打出内伤。仅仅在20号的组合拳之后10天时间,就专门针对股市再出重拳,可能从管理层还是有点高估了这个牛市的牛劲。更可怕的后果是,这一拳下去,这头牛内伤已成,却仍然狂奔,管理层在误判之下,再加力道,好不容易治愈的股市就可能再一次陷入“一管就死”的宿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