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宗庆后,最坏的结果就是最好的结果
宗庆后和达能的品牌之争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由于政府的介入,双方不再在媒体上剑拔弩张的互相指责。宗庆后在新浪网接受访谈的时候,曾经提出:最坏的结果,就是把这些非合资企业也给达能,自己拉出来队伍重新做一个品牌。在我感觉,这个所谓“最坏的结果”,可能恰恰是宗庆后所期望的结果,对于宗庆后,反而是最好的结果。
其实,合资以后,和乐百氏相比,宗庆后在和外资的斗争中,一直表现的很强势,其中的智谋,宗庆后以前在媒体上也多有表达。在娃哈哈的体系里,只要宗庆后在,宗庆后就是核心,这和股权上体现的权利分配没有关系。但对于已经60出头的宗庆后而言,维持在位时候的控制权,显然不再是关心的主要问题,因为这不是问题。而更要考虑在自己百年之后,如何把自己辛苦创立的产业延续下去的问题。
正因为宗庆后是把自己的权威这个筹码加进去才维持了对公司的控制权,反过来想,一旦宗庆后自己这个筹码给抽去,整个体系的权利平衡马上就会发生倾斜,资本意志就会发挥作用,到底以后如何发展,就会偏离宗庆后所希望的方向。
在娃哈哈历史上,无论是吃进经营不善的国营企业,还是和达能的合资,都在当时的条件下,对娃哈哈的迅速壮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宗庆后自己的股份被稀释了,从股权结构上变成了小股东。
宗庆后所希望一举解决的,是希望在自己还有力量的时候把这种错位一举纠正,从而创立家族的百年基业。而以宗庆后目前对娃哈哈体系的控制和影响,他也有这个力量做这样的安排。如果宗庆后把自己的队伍拉出来重新做一个品牌,剩下的娃哈哈就会变成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而这个灵魂在一个新的品牌上附体,很快就可以成长为一个在中国市场举足轻重的饮料巨头,这方面,蒙牛的成长可以做为先例。
所以,我们倒不妨设想,宗庆后的义愤填膺,反而象演的一出苦肉计,在外面认为宗庆后通过媒体把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程度的时候,可能结局的演化恰恰如宗庆后所愿,在大义凛然中,顺理成章的实现金蝉脱壳,抖落政府和外资两个躯壳,脱胎出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