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SK-II倒掉了,下一个倒掉的是谁?
SK-II先是被判定含有害物质,遭遇了消费者退货、产品被迫停售的严重损失,继而又被同一部门宣布产品没有问题的戏剧性变化,不管是出于政治因素,还是主管部门做法上的草率,SK-II都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受害者。所谓受害者,是它本来没有问题却遭遇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如果它确实有问题,那它的遭遇是理所应当。但是这样的一个受害者,在真相已经得到澄清之后,没有得到舆论的同情,依然受到潮水般的指责和幸灾乐祸的起哄,我想问的是:如果SK-II做为受害者倒掉了,下一个倒掉的会是谁?
就像那段广泛流传的话:当他们杀害犹太人时,我没有站起来说话,
当他们杀害基督徒时,我没有站起来说话, 当
他们杀害民主党时,我没有站起来说话,
当最终他们走向我时,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舆论如果要把SK-II杀死,因为它的日本原产地吗?因为它是跨国公司的产品吗?非,根深蒂固的是我们很多人的自我中心观念,以自己为中心,形成一个逐渐向外衰减的利益圈,在这种观念里,没有公理,没有是非,一切以和自我距离确定亲疏。同样的事情,放自己身上是一个理,放到别人身上是另一个理。但是,在一个没有一般价值准则的舆论环境下,今天我们可以放倒SK-II,有什么理由相信明天当我们自己有了同样遭遇的时候,别人会来同情你?
在社会大环境下,每个人都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既是舆论制造者,也是舆论接受者,厂商之间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同业伙伴,如果其中的一员因为不公平的对待而消失,这种不公平也同样会加到更多人的身上,正如先哲所言: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这种理念也催生了一种变态的公关,企业经营的重心不是放在如何提高产品质量上,如何更好的理解消费者的需求上,而是放在一种以作秀和关系为铺垫的肆意张扬上,所谓的危机公关,不是放在事前的防范和谨慎,而是放在事后的手段和技巧上。自信过分了自然就是傲慢,但我们宁可需要真心给于消费者价值的自信和“傲慢”,也不需要表面谦卑下的弄虚作假。正如鲁迅所言:倘若以欺瞒的心,用欺瞒的嘴,则无论说A和B,还是X和Y,都是一样的。没有把对消费者的谦卑转好到真心的产品服务上,即使不傲慢,也只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伤害和损失。
对于庞大的社会整体来说,一个SK-II是否会倒掉无关紧要,死了张屠夫,也不会吃混毛猪,但是,什么样的产品和公司应该获得社会、政策和舆论的支持,而谁又应该被社会舆论所压制,这种价值准则和运行机制的好坏,决定着我们社会的进步程度,以及每一个企业和社会公民可以享受到的幸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