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战略思维 |
1995年, 24岁的拉里·佩奇和23岁的谢尔盖·布林,这两个计算机科学的博士生在斯坦福大学相识。这两个孩子注意到,“搜索”在组织非常庞大数据组时是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当时,用户敲进几个单词,就能找到有关这个单词的成千上万个新闻列表,但是大部分的查询结果是毫不相关的。Brin和Page给这种无序的查询带来了秩序,让用户眼睛为之一亮。他们通过分析有多少家网站愿意与之发生链接来判断一个网站的重要程度。他们会给结果页一个“Page排名”。后来又创造了通过其他变量来排序的运算方法,使得这种小规模、“民主化”的排序方法的功能更为强大。第二年,它们基于这种网络搜索技术创建了自己的公司-GOOGLE 的前身BACKRUB。1998年,佩奇和布林从家人、朋友和投资者那里筹集到100万美元用于筹建Google。9月7日,Google创建并搬到它的第一个办公室——加州Menlo
日本1954年上演了一部非常著名的系列电影,剧情很简单:一个偏远的日本岛屿受到了一个妖怪哥斯拉(Godzilla)的攻击,这个沉睡很久的庞然大物被放射能唤醒,它有150英尺高,脾气火爆,难以预测。通过后来30年中的一系列的电影,这个怪物及其后裔不断加速长高,最终身高达到了328英尺。哥斯拉狂吞下经过道路上的一切东西,这迅速地冲过人们居住的地方,破坏性极强,它呼出的气和眼中放出的光让附近的地方成为一片火海。它们的动机难以预测,它们的力量深不可测、无法控制,但是人们对它们既怕又爱。它们最显著的特点是其染色体天生与任何"自然"的动物的染色体不同,哥斯拉具有其他爬行动物或动物没有的基因物质,所以它的命运就是增大并贪婪地大吃大喝。
更具代表意义的哥斯拉式的公司是微软,其奠基人(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以大学退学生的身份拿到了他们第一份协议。他们为第一台个人计算机Altair开发了一个版本的基础计算机语言。微软公司刚起步时规模很小,其最初的市场局限于顽固的计算机迷。在1977年以前,微软甚至都不是艾伦和盖茨的全职工作,他们为消费者开发的第一个产品于1981年推出,是为当时新型的IBM个人计算机设计的操作系统。被命名为PC-DOS的操作系统依附于IBM,而MS-DOS操作系统就是微软自己的"开放平台"的表演了,这两个软件为微软的视窗系统奠定了基础,视窗系统的第一个版本在1985年问世。从那时起整个世界都因为视窗系统的出现而发生了重大变化,信息、金钱甚至情感和力量都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交换。此后的几年里,微软在收入、股票价格和员工数量等各方面每年都在翻番。并在上个世纪末的市值一度高达5000多亿美元,超过其他任何公司,等于当时韩国的国民生产总值。
哥斯拉们的共同点是它们对三个"无形"空间的侵略性的利用:
·网络空间:哥斯拉们使用基于网络和CTI的市场和运营,在组织内部不增加成本和压力的情况下迅速发展。
·高倍增空间:通过倍增、杠杆、套利交易,哥斯拉们的规模和影响远远超出了其销售和收入应该达到的水平。
·无边界空间:大多数哥斯拉从它们产生起就进入全球市场。
中国加入WTO之后,面对“狼来了”的呼声,一些有志向的中国企业家发出了“要对付狼,首先自己成为狼”的呐喊,但是,在庞大并以特殊方式成长的怪物哥斯拉面前,即使成为狼,也是一个力量悬殊的对垒,这根本是两种企业成长理念的较量,而不是看谁更凶猛。认识哥斯拉企业的本质,甚至改造企业的基因,注入“核动能”,让自己成为哥斯拉,才能够真正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