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的北京国际通信展会,从某种程度上看也可以说是一次4G来临前的最后阅兵。中国电信展台上,工信部部长苗圩使用中国电信铺设的4G实验网络与远在南京的青奥会现场进行对话,直播级流畅的对话画面和极度方便的手持终端设备,无疑都正在向国人暗示国内的4G技术已经趋于成熟,急需进入到大规模商测之中。
也几乎是在参观完中国电信展台后,苗圩表示:4G牌照将于今年年底前正式发放。无论是中国电信展台中的“智慧车”带来的智能交通,还是易信、智慧社会等产品在“4G管道”上带来全新体验,一场蓄势多年、牵动人心的通讯变革即将拉开它的序幕。
虽然智慧的概念,已经提出多年,但要真正实现它还得依靠4G这样无线高速通讯的网络管道上。“智慧车”、“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智慧城市”,几乎每一个全新应用的背后,都需要快速交换惊人数量的数据流。越发“智慧”的应用,就越发需要更多的数据流交换、处理,3G的管道容量几乎很难同时满足人们日常需要和“智慧”变革带来的数据交换需求陡增量,提速变得日益迫切。
或许,擅长处理大容量数据交换经验的中国电信,有着比其他运营商更早明白4G现实意义的敏锐度。早于其他运营商之前,中国电信就开始和思科、华为等设备制造商合作共建各种智慧网络,并启动区域试点逐步实现的时间表。有着几大运营商中最多光纤和交换设备的中国电信,更明白4G穿透空气实现高速通讯容量带来的体验变革。
实际上,早在2011年2月,中国电信就实施“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战略,加快推进宽带网络的光纤化升级。不仅推进了城镇光纤到户,还普及了农村地区宽带网络覆盖。今年8月13日,中国电信又宣布启动第三次全国宽带大提速,全面推广100M家庭宽带。为加速中国电信基于IPV6下一代互联网的部署强化全国骨干光网建设,中国电信较早的启动了4G技术相关试验工作。
而就像安卓系统为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应用变革一样,4G网络将会带来下次突变。而中国电信无疑会成为,4G赛跑中最先接触到跑道的选手。中国电信展馆中,那些已经能够直观感受到的各种信息化应用服务,已经展现出当今社会的智能化趋势和潮流。
显然,国家也很早意识到这一点,并在实时的时候,由国务院提出促进信息消费意见,也就是随后的“宽带中国”。从部门行动上升为国家战略,宽带首次成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作为最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宽带支撑着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把宽带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提升发展“科技含量”,有助于我国在世界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在未来,对于每个人和国家来说,宽带是整个经济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它改变的不仅是信息传播的方式,甚至还是对于大众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根本变化的动力。而只有务实地进行基础推进宽带、移动互联网建设,打好坚实的网络根基,才能承载日益高涨的智能化需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