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意淫梅花,专家果然只能用来辟谣

(2011-08-10 06:13:01)
标签:

时尚

分类: 闲话

过去的这个七月,果真是铺天盖地的热。城市的钢筋水泥森林里,只有炎炎暑热烧灼着人们。阳光狠狠打在人的身上脸上,火烧火燎的烫甚至痛。老天可以连续十几天不肯掉下一滴水,空气中几乎闻得到沙漠的味道了,而人类却在挥汗如雨。这样的夏天,既无“长夏草木深”的浓浓诗意,亦无“南冠客思深”的淡淡忧伤,有的只是骄阳烈火带来的莫名烦躁。

 

那日,有MM在办公室空调底下望着窗外烈日娇声感慨:“果然七月流火啊,一张水嫩嫩的小脸都快要被烤干了。”顿时引来一老派男人的窃笑:“小姑娘,知道七月流火啥意思不?”于是,将《诗经》上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意思普及一番。此“七月”乃指阴历,是指立秋之后天气转凉,每晚有火星西下,才有了“七月流火”这一说。

 

众人免费受教,怎奈MM不服。燕语驳之:“现在都二十一世纪了,人人都用公历,况且这七月的太阳就是像火一样烤着,这七月流火的旧意说了也已经没人能体会。反倒我的新解更与现状贴切,人人一听就能明白。语言也要与时俱进嘛,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一老一少,一男一女,这一来一去,逗得众人笑而不语,倒给这烦闷的盛夏平添了一丝清凉与舒坦。

 

其实,我虽知道七月流火的原意,但对于MM们夏日里水嫩嫩、华丽丽的小脸来说,倒也却极赞成这一旧词新说。只是才过七月,八月的“梅花”倒是令人结结实实地虚惊了一场。这次台风“梅花”从月初起被隆重推出后,气象专家们的预报从浙江、江苏、上海、山东一路狂追到辽宁,结果却是“梅花”除了给这些地区带来一些风雨影响,根本未登陆我国的任何一个地方。

 

大概中国专家实在太牛了吧,即使“梅花”见了也宁可绕道走。要知道,这么多天来,“梅花”一直被专家们评价为行踪“十分诡异”、路径“极其复杂”、转向“非常生硬”的“百变”台风,仿佛其天生就为和人们捉迷藏、开玩笑而来。也有浪漫派专家一往深情地吟唱《梅花四弄》:梅花一弄结构变;梅花二弄加快走;梅花三弄级别降;梅花四弄减速爬。

 

甚至还有专家神神叨叨地数说“梅花”的四大特点:一是“寿命长”;二是“组织能力强”;三是“性格合群”;四是“行踪变化多端”,那更比黄老邪之徒“梅超风”还厉害很多。至少“梅超风”要是“性格合群”肯定就练不成那惊世骇人的绝技“九阴白骨爪”。所以专家们很难捉摸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要是那么容易捉摸的就是傻小子郭靖了。

 

这个公历八月,正是农历七月,七夕节,立秋日,日子一个接一个地来了又走了。就在专家们一个个津津乐道无限意淫着“梅花”姑娘的当口,这天气倒是果然就没那么火烧火燎了。新潮MM眼里的“七月流火”过去了,《诗经》意义上的“七月流火”也来了。至于传说中的“七月流火”究竟有木有,至于你是信还是不信,你信的是哪个,都不关我的事了。我只知道:专家果然只能用来辟谣。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