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并不盼着死亡,但我盼着那束鲜花

(2009-08-29 07:32:23)
标签:

情感

分类: 心情

第一次与死亡亲密接触是在三四岁的时候,完全没有记忆。只是听母亲常提起,我因为一场大病,昏迷了五天五夜,也算是死过一场了。与死亡握过手,却没有留下任何的印象,我总是觉得那是一种遗憾。

 

第一次认识死亡是在十岁,外祖母死去,十一岁,外祖父又死去。但他们临终时我都在上学,并没有真正的见到死亡是如何发生的。外祖父更是以八十一岁的高龄无疾而终的,我甚至没见到过他的病容。外祖父是非常疼爱我的,当人们告诉我他已经死了的时候,年幼的我拼命握住那没有温度的手指,以为这样便可以把他暖回来。那时,我曾以一个孩童的心尝试着呼唤生命,但生命以沉默回答了我,死亡便是失去温度。

 

有一段时间经常有晕倒的经历。那些急促呼唤的声音如此遥远和嘈杂,世界摇晃,人影模糊,冷风在脸上呼呼地吹过,但年轻真是可贵而且美好,那些可能失去生命的经历竟然未能让我联想到死亡,醒来后世界仍是如此的阳光灿烂,生命仍然是如此的活蹦乱跳。

 

三十岁开始认真设想自己的死亡。那也是因为一场病而起的,死亡原来离自己是如此之近,近得不用伸手便可触摸得到。之后的岁月,死亡这个念头便如影子般跟随着我,再也挥之不去了。很多次梦到过死亡,看到自己静静地躺在那里,那些亲爱的人围着我号哭,而我竟然能看到自己的眼中充满泪水。

 

真正目睹死亡的过程,是面对一位朋友的母亲。整整十二个小时的痛苦挣扎,我们无力而悲伤地目睹着生命像天上的流云一样散去。那么多双有生气有力量的手,却抓不住一丝生命的气息。看到死亡来了又走了,我泪流如注,不为具体的死亡,只为死亡这个抽象冰冷的概念。

 

而2007年9月2日的那一场死亡则是撕心裂肺的。当母亲冰凉的手如一片枯叶般从我的手中无力滑落的时候,彼此四十多年的血肉联系就这样被死亡的刀子瞬间割断。那一刻,我便成了一个没娘的孩子,从此我的生命不再完全。从2003年6月30日到2007年9月2日,我目睹着世上最爱我的那个人一步步走向死亡,心如刀割却无可奈何。

 

某个深夜,一位朋友发来短信:“人为什么要活着?”。我回复:“当我们以为生命已经变得毫无理由时,其实我们忘记了活着的最后一个理由,那就是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需要我们活着。” 生命确实越来越无趣,活着很难,至少比死艰难,但我们仍然应该活着,哪怕只为给了你生命的人。所以我不会去选择自杀,连想都不会去想。自杀也许是一种烟花般的美丽,看着生命一丝一缕地被自己亲手抽离身体,也许会获得空前绝后的快感,但对于那些需要你活着的人来说,却是一种无可弥补的疼痛和残酷。

 

但我一定会平静的迎接死亡,无论是意外还是疾病。相对于活着,我并不会觉得死亡是一种遗憾,这个世界上充满着遗憾,唯独死亡不是,死亡是一种另外意义上的圆满。如果一生遗憾,总还有死亡可以使人圆满。最美的死亡是坟上年年有人来摆上一束鲜花。一束就够了,仅此而已。我并不盼着死亡,但我已经开始盼着那束鲜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