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
有人写了几年博客,突然有一天不想写了,因为他不想再让人了解自己。了解何益,似乎让自己多了一些浮躁,一些虚无的期待而已。我觉得还是贵在坚持,自己何必去期待什么,只是表达自己存在的感受,说出自己的主张就好了。这个世界上,需要我们有自己的感受和态度来参与。
有几位朋友在某个时刻会突然感到人生虚无。自己经营公司不想去管,自己不错的工作不想再去做,外界仿佛一下子对他们失去了吸引力,他们也对这个世界失望了。他们想过一种安安静静的生活,有点自己的追求和爱好,但又在原来的轨道上无法抽身。这种感受的产生,是一种对现实对自己的不认同,一种无声的抗争。当然,这也可能会是一种被过多的欲求过多地消耗了自己人生的能量,在物欲都市灵魂迷失的一种无力软弱的呈现。
有更多的人做着又苦又累收入又不多的工作,他们也会有不满,有迷失,有心意沉沉的时候。不愿意或者缺少与人交流的能力,只是一味地承受着现实中的压力,在精神上感到无比苦闷,甚至轻生的念头也会时常闪现。他们在社会的底层,在城市中除了租来的房子,每个月不多的工资,几乎一无所有。然而他们同样也感受到了高楼大厦,高档商品,物欲横流的繁华。如果这些吸引着他们的灵魂,而不是安贫乐道,追求自己的道,那么灵魂就会渐渐扭曲变形。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那就是仁爱。这是一个人可以用一生去追求的自我之道。
社会上和谐和正能量的提法都不错,但我觉得这种担法没有找到根本。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仁爱,我们应该讲仁爱。和谐和正能量的提法,更体现出是一种社会的需要,而不是从个人出发的需要,不是想要有就能有的一种能量。而仁爱则不同,仁爱更体现出一种个人的需要和人类的需要,是从个人出发的,更为根本的,可以人皆向住,人皆有之的一种修养。我们讲仁爱,就是要以有爱之心,爱己爱人。爱使人有情有义,有礼有节,有智慧有能力,有信用遵纪守法。有爱和享有爱,使人与人为善,使人有正能量,使人希望自己好别人好社会好全世界好,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去破坏这种“好”,而是甘愿为了这种“大好”而牺牲一些自己的私利。
想要获得,想要社会或他人给予自己更好的生存与生活,这会使人痛苦。个人如果能给予别人和社会以什么则会感到幸福。尽管人人都能够给予他人以爱,能够幸福,但这样的幸福却很少有人去追求,很简单的道理不是人们不明白,而是太简单了没有人太在意。我们总是追求自以为是的目标,钱,房子,车子,官位,名声,等等。这些都不过是一种负担,而从中获得的所谓幸福感,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浅薄的幸福感。其实,在仁爱基础上的金钱,房子,车子,官位与名声,都是有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反之则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一种毁坏。
我觉得,我们在讲和谐,讲正能量的同时,应该讲一讲仁爱。没有仁爱,这个世界就会向下沉没,而不是向上升腾。我不希望我生存的地球被种种利益的集团,被少数人操控着,搞得乱七八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