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上千次落向一切大街

标签:
杂谈 |
雪花上千次落向一切大街
有一位奥地利诗人,他曾为艺术大师罗丹做过秘书,他的名字叫里尔克。这位出生于一八七五年的诗人,比我早出生了一百年。这位诗人,一生无家可归,痛苦地死于白血病,身边一位亲人也没有。他写过这样的一句诗:雪花上千次落向一切大街。
这是一句能使我感动,让我感受到艺术的可能性与力量的诗句。根据这样的一句诗,我可以联想到很多。
我们为何喜欢艺术,喜欢写作?
我们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获得了什么?
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亲近艺术,了解艺术,运用艺术的方法来获得艺术所能带给我们的幸福?
里尔克在阐述罗丹的原则精神时说:艺术家的工作才是唯一令人满意的宗教活动形式。他从艺术大师罗丹那儿获得了非常宝贵的教益,这不仅帮助他开拓了创作的境界,同时也使他解决了艺术与生活的对立问题,从此使自己彻底的行走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在此之前,他与雕刻家的妻子,为了从事艺术,把女儿托给了外祖母,然后分居各自从事艺术活动——对于他们来说,这种选择是出于一种生命的真诚需要,而不是做作。我们思考到人生的有限性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就不难发现,一个人拥有自己心甘情愿所追求的事业,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幸福是一种人生的方向,过程却有可能是尤其痛苦与孤独的。
我们喜欢艺术,是因为我们热爱美好,渴望更多的爱,并且这种爱是以美的形式呈现在自己的人生之中的。我们喜欢写作是因为我们渴望表达美的感受,爱的发现。我们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获得了比别人获得的更多的美与爱。我们从中获得的幸福感总嫌不够,所以我们必须终生追求。
里尔克对美有着非常的敏感,这种敏感在长期的,他对雕塑,绘画,建筑等视觉艺术的凝神中获得了沉淀,形成了由他出发的,一切事物的内在美的认识。这种认识与任何一个人的生活相结合,都有可能产生足以称之为经典的艺术作品。
能被称之为经典的,必须是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至今仍然会有多数人无法更解里尔克的诗好在什么地方,但也会有不少人在读到他的诗歌时感到惊奇——原来里尔克的诸多感受,诸多认识,竟然是那样的深邃精妙。于是我们的孤独感减少了,我们的幸福感因为那种由欣赏所产生的认同感而增加了。诗人创造了美的诗歌,也带动着我们渴望创造。这个世界的美好,于是完全可以由一个人开始,变得更加美好。
一切艺术所要做到的,便是要传达一种美好。
这种美好也可以称之为诗人,或者艺术家对世人的衷心祝愿。
里尔克有一首诗叫《严肃的时刻》
而今谁在世上什么地方哭泣,
在世上无缘无故地哭泣,
他就是哭我。
而今谁在夜间什么地方发笑,
在夜间无缘无故地发笑,
他就是笑我。
而今谁在世上什么地方走着,
在世上无缘无故地走着,
他就走向我。
而今谁在世上什么地方死去,
在世上无缘无故地死去,
他就看见了我。
这首诗可以说写出了一个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可以说在情感的世界里,包罗万象。
一位诗人,假如他对世界,对人类没有一种博大的爱,没有一种穿透性的认识,可以随随便便就能写出这样的诗歌吗?
任何艺术,缺少艺术家生命中所具有的最为本质的爱的精神,美的认识,都只能是平庸的艺术。任何一位成功的,伟大的艺术家,如果缺少了对艺术的爱,缺少了执著的追求,都不可能有真正的创作。这种爱的精神与众人的角度不同,这种爱有着艺术家自己的角度。这种执著在世俗的生活中,在众人之中是一种傻气,一种不被看到的无谓牺牲。
艺术家不仅仅要揭示人存在于世的秘密,发现人性的真,善,美,还在提供一种认识真,善,美的方法。艺术家所引领的时尚必将成为经典,而我们在生活中所追求的时尚,很有可能是昙花一现。艺术家的幸福源于他对痛苦的经历与思考,而平常人的幸福源于他相对狭窄的,对爱与美的认识和行动。如果说我们无法像艺术家那样生活,但我们至少不应该以排斥和诋毁艺术家而保持着自己无知的优越感。
雪花上千次落向一切大街。
诗人里尔克用这样的一句话,几乎把一切都说出了,如果我们觉得还有什么需要说些什么,那我们的写作,或者说艺术活动是有前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