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喜欢的大董的几个理由(之二)秃黄油

(2016-09-15 09:28:33)
标签:

大董

秃黄油

苏帮菜

美食

传统

分类: 美食心情


喜欢的大董的几个理由(之二)秃黄油

秃黄油这道菜曾被沈宏非先生说成是已经消失的美味。这是一道苏州地区的传统菜,是否真的是消失了呢?我的一个朋友今年40岁了,他生在苏州,在苏州读完高中考来北京,大学毕业后在北京找了工作,于是在北京定居了。朋友是个爱吃之人,曾经在新浪网吃在北京论坛做过版主,就秃黄油的事情我问过他,但是他没有听说过秃黄油这个菜名。这说明,这道菜至少在二十多年前就很少有人做了。机缘巧合,大董先生下江南访名师,费尽周折恢复了这道苏帮名菜,对烹饪技术和饮食文化的继承来讲实在是功莫大焉。

 

秃黄油,实际上就是蟹黄炒蟹膏,公蟹母蟹的精华合在一起,造就了这道苏帮名菜。其实现在做这道菜也不难,只是没人去做而已。再有这样的菜式多是在大闸蟹食期已过,为了弥补不能吃到大闸蟹的美味而创制的一道菜,在大闸蟹生猛上市之时,是没有必要做这样的菜式的,螃蟹这种时鲜的东西总是鲜的好吃美味。不过在这个时候吃蟹黄炒蟹膏,正是应了大闸蟹已下市,人们的味蕾开始思念大闸蟹美味的时机了。

喜欢的大董的几个理由(之二)秃黄油

大董先生的高明在于,在这道秃黄油之中,把苏帮菜另一名菜雪花蟹斗也巧妙的移植了过来。嫩如初乳的蛋清正是雪花蟹斗的雪花,只是用白瓷碗代替了蟹壳。一道菜尝了两道苏帮名菜,这样的创意岂是精彩可以涵盖的呢?即使这样,大董先生仍不满足,他已经为此菜定制了容器,为的就是把这道菜的奢华更好的映衬出来。

 

恢复一道传统菜肴对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中华饮食文化来讲,也许连涟漪都算不上,但是从大董先生对待传统菜肴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文化的尊重,对传统的尊重,对前辈大师创造的尊重与继承。大董先生这样的行为,正是中国饮食文化薪火相传的经典诠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