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到了醋溜黄鱼

标签:
侯新庆扬州徐小平杨常青北大淮扬菜夏宫餐厅美食 |
分类: 美食心情 |
微博真是个好东西。这样说是因为昨晚的饭局是由新浪微博促成的。,化学系的学兄杨常青1984年毕业离开北大后就失去了联系,27年后,常青学兄在新浪微博上看到董克平的名字,便私信问我是不是那个他认识的在北大混过几天的董克平,他中彩了,我就是那个人,于是27年没联系的同学联系上了,常青学兄去美国之前在北京转机,于是便有了昨天的晚餐小聚。
本来还想约几个当年北大的同学,打了几个电话后,与我和常青熟悉的那几位都不在京,只好约上了当年的老师今日的好友徐小平先生。小平说,那时候他就在校园里请我们吃饭,现在更应该他设宴招待常青了。确定了买单的人,剩下的事情就是我的了。先和中国大饭店夏宫餐厅的侯新庆先生定好了房间,然后通过微博私信通知常青和小平,连电话费、短信费都省了。
和小平师多次在夏宫品尝侯新庆先生烹制的美味佳肴了。侯先生和小平师是真正的老乡,两家相距只有几公里,他们说起家乡话,我是一句也听不懂。不过我很喜欢他们用我听不懂的家乡话说扬州、泰州的乡野滋味,你可以在他们陶醉、向往的神态中,体会到他们儿时吃食的美味。可是我们都老了,已经无法回到几十年前了,退而求其次,只能麻烦淮扬菜大师侯新庆先生了,在他的地盘,通过他的辛勤陪着小平师追思旧日的美食记忆。
和侯偶新庆师傅是老相识了,他知道我们喜欢什么,而且可以吃到一些没有印到夏宫菜单上的菜式。这次晚宴的菜式是侯新庆先生为我们安排的,连菜单都是写在一个废弃的信封上的。看到这样简陋的菜单和侯先生的亲笔,不由得有了一种温馨、信任。
例行的几个前菜,这是拌海蜇。
萝卜条
莴笋丝
肴肉
汤品出人意外,是云吞鸡。加了天麻和淮山的鸡汤鲜美中有淡淡的药香,清润滋补。是里面的云吞给了我们惊喜,鲜美滋润,清香自然。云吞居然可以做到如此美味,让我们对后面的菜式有了更多的期待。
拆烩鲢鱼头。扬州三头宴之一的名菜拆烩鲢鱼头,中国大饭店夏宫餐厅淮扬菜大师@侯新庆 作品。侯新庆先生妙手巧烹,寻常食材制出非凡味道。淮扬菜之精髓在此菜中得到完美诠释。鱼肉肥嫩滑糯,汤汁香浓黏稠,香鲜之味绵绵久远,宜酒宜饭,叹为妙品。小平师吃到这道菜时,长时间霸住,他说要让自己好好的体会一下小时候妈妈做的这个菜的味道。
清炒河虾仁。每天现剥的河虾仁保证了虾仁的清鲜滑韧,加了蛋羹是为了让菜式多一些变化。不过虽然虾仁依旧鲜美,但是加了蛋羹之后也没觉得有什么出彩感觉。蛋羹菜式,我觉得侯新庆先生创制的鲍鱼肉碎蒸滑蛋更美味。
鲍鱼肉碎蒸滑蛋
醋溜黄鱼。这也是一道扬州很寻常的家常菜式,我是第二次吃这道菜。我叹服侯新庆先生对酸甜味的把握精妙到毫巅,按照小平老师的话说就是一分不能增减了。这道菜上来时,小平老师很没兴趣,在我强调这是我最期待的菜式后,小平才勉强把筷子伸向了黄鱼,结果就是一发不可收拾。这道菜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赞扬,实在是这个饭局的最高潮。
鳕鱼豆腐狮子头。个人觉得底下的豆腐比上面的鳕鱼好吃。
蟹粉香菜粉皮。我第一次吃这个菜,小平老师说,这个就是家乡的味道。粉皮入口,味觉和思绪一下子就回到长江岸边的家乡。侯师傅说,粉皮是在北京自己做的,没有扬州的软滑,北京的水硬,没有办法。
火夹冬瓜。上来的时候我还以为是蒸肉,仔细看后吃到嘴里才知道是冬瓜和火腿的结合。这也是一道传统的淮扬菜式了。冬瓜软滑香糯入口即化,火腿晶莹愈嚼愈香,
最后上了一个甜菜心太软,金丝小枣和糯米的组合。
老朋友饭后合影。
几个菜构成的一顿饭让我们吃的惊喜不断高潮迭起。席间大家感叹,菜品如此精致美味,实在是一项高深精美的艺术。感谢侯新庆先生的辛勤工作,让我们几个在畅叙友情的同时领略了淮扬菜的纯至精妙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