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紫萱解香楼

标签:
俞斌杭州紫萱解香楼鲜仔鱼白水洋豆腐脆皮婆参美食 |
分类: 美食心情 |
离 京去杭州之前,余梅胜先生再三叮嘱:“哥,去杭州,一定要去解香楼!”余梅胜先生是梧桐餐厅的行政总厨和出品总监,在改造中国菜方面颇有心得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能得到余先生这样推荐,北京吃货杭州的行程中,一定是不能错过和解香楼邂逅的机会。
在杭州的第二天,毛毛细雨中我们在郭庄弃船登岸,沿着郁郁葱葱处处风景的杨公堤慢慢的走向 位于八盘岭路上的紫萱解香楼。杭州真是绿呀,无论是新西湖里的芦苇,抑或是岸边的草坪,还是高高大大的落叶乔木,都是翠绿欲滴。清新湿润的空气,步步皆入画的美景,这杭州、这西湖、这杨公堤怎是一个美字可以形容的。难的是外来的游客好像还不知杨公堤之美,走在堤上,只是偶见行人和被车笛惊起的水鸟。车走远了,路上又静静的了。
紫萱解香楼在味庄对面的八盘岭路上,是一个由七栋复古民居组成的度假村。木屋草顶合着周边的山景,活脱一幅现实版的宋代山水画卷。
进口处
餐厅入口处
露天的餐位
餐厅的总经理也是度假村的总经理。年轻帅气俞斌坐在我的对面,一副无片的镜框让他多了几分书卷气,倒是和紫萱度假村的气质很合。俞先生厨师出身,对杭帮菜有着不错的功底,对创意中国菜也有自己的认识。席间我们聊起前几年在杭州流行的迷踪菜,没想到这种一时潮流同样不被我们看好。迷踪菜的流行是杭帮菜在升华自己的过程中的一段弯路,拿来主义固然是丰富自身菜系的一个便捷之路,但是拿来之后如何与本菜系融合,却是前几年杭帮菜流行时很少有人考虑的问题。俞斌先生思考了,决定按照自己对杭帮菜创新之路的理解进行菜式的改造,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下了一番扎实的功夫,这番功夫反映到解香楼的菜品上就是不流俗,有创意,菜式新,味道正,看得到出品人的努力,看得到厨师的认真态度,因此呈现的菜品在给人们带来味觉享受的同时,同时也提供了很好的审美愉悦。
年轻帅气的紫萱度假村总经理俞斌
餐厅的包房。简洁雅致,雍容大方。
餐具精致典雅
拉菲鹅肝精粹集。鹅肝用拉菲酒浸泡后烹制,酒香与鹅肝的浓香有着很好的配合。红酒之微酸恰好消减了鹅肝的厚腻,香滑细腻,轻呡则香溢。
梁溪脆鳝
茉莉花香鱼饼。盘饰很有想法,上桌时有惊艳感。浙东民间的吃食鱼饼用茉莉花微微熏过,花香饼韧鱼肉鲜,正是江南好味道。
野菜石榴鲜菌汇。清鲜细润,虽是野菜菌菇之汇,滋味却很鲜润,不见野菜之寡淡。
细部。豆皮之薄可见包中野菜之旅。杭州之灵巧此菜大约可知。
气宇轩昂汤。螺头、羊肚菌、松茸菌用汽锅鸡方式做成的汤,营养滋补,回味甘甜。
古法秘制脆皮婆参。婆参是很不讨巧的海参,这道菜的制作让我吃到了很好味的婆参,汤汁香浓,婆参的脆皮有了滋味,脆脆的外皮和软糯的内里形成了很好的咀嚼对比,汤汁的香气和外皮的滋味在咀嚼中很好的融汇到一起
家烧温岭野生鲜仔鱼。农家的鱼,农家的做法,只是一个鲜字不可抵挡。六点半打捞,十二点半到解香楼,我们吃到时嘴是十三点半。鲜味决定了一切,细嫩已经不用考虑了。
西湖龙井手剥河虾仁。龙井虾仁的升级版,看得到的新鲜,吃得出的脆嫩。
响螺一品煮白水洋豆腐。白水洋是个镇在台州临海,镇上家家做豆腐。@紫萱解香楼
用咸肉,韭菜,蒜头加虎跑泉水将豆腐内里炖成蜂窝状,饱吸鲜汁,轻咬一口,汁水饱满,清鲜隽永。
越式文火顶级小牛排。精选的食材,传统的做法,传统的调味,滋味醇厚绵久,口感香酥甜润。
拍蒜爽脆小乳瓜皮
芝麻脆菇炒鲜鱿
橙味冻糕配芒果冰激凌。
一顿饭吃下来,见识了很好的江南味道,又在旧有的味觉记忆中增加了新鲜美妙的内容。每道菜都有新意,每道菜又都能从传统中找到根底。有新式的食材,也有农家的饭菜,而这种拿来却是经过了俞斌先生和厨师团队的改造而呈现的杭帮菜肴,这样新式杭帮菜无论在味道上还是创意上都远远超越了那种迷踪式的拿来,俞斌先生和他的团队的出品对改造杭帮菜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