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董克平
董克平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176,036
  • 关注人气:99,4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品福建菜——新世纪酒店福建美食节开幕式晚宴

(2010-03-11 22:49:29)
标签:

福建菜

佛跳墙

新世纪

八闽食府

分类: 美食心情

 早年间说起中国菜的时候就是鲁、川、扬、粤四大菜系,在1950年代搞过一次全国菜系的选评,在鲁川扬粤之外加入了闽浙湘徽,形成了后来比较流行的八大菜系。菜系的评选,大概是按照地方菜的的辐射范围、影响力、菜式丰富度等多种因素构成,虽然后来有了更多的地方菜单独成了菜系,但是后来的所谓菜系不是由权威部门组织评选的,因此也就没有形成定论。不过现在人们吃饭已经无所谓什么菜系了好吃大概是第一位的,价廉物美是多数食客的选择。这里多说一句,价廉物美的吃食是很少的,花多少钱吃什么档次大致是有个定数的。所谓价廉物美也就是在花钱相等的情况下,吃的舒服一些罢了。

 

细看早年间确定的八大菜系,除去各自的菜品特点,其人文影响力也在其中占了很大的因素。鲁川扬粤自不用提,后加进来的闽浙湘徽也是各自有着自己的人文魅力。徽商走遍天下,徽菜随着徽商走遍全国各地;浙江自古就是人文荟萃之地,平安时期,浙江人当官的多,做学问的多,影响力自然不会小;湘菜则是因为近代以来湖南出来太多的人才,不论是政治家还是军事人才,大概是湖南居多吧?在农业文明还在统治中国的年代,人文影响力是可以和商业影响力并驾齐驱的,这也是闽浙湘徽地方菜进入全国性的八大菜系的文化因素。

 

到了变革时期的今天,市场经济让商业文明大行其道,所以有了粤菜四处开花,上海菜遍地都是的情形。但是虽然是变革时期,传统向现代的转身是个艰难的过程,商业影响力和人文影响力在这个时期交错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间接地影响着市场,这也就是一些地方菜流行的文化原因了。云南菜的流行是其特异的风光风情在饮食上的反应,贵州菜的酸辣是对川菜的补充和反动;等等不一而足。而最近在日航新世纪酒店举办的福建美食节则是人文影响力最直接的表现了。目前顶级高官中有3位在福建当过一把手,也就不难想象为什么会有福建美食节了。不过虽然我认为福建菜挺好吃的,但是它是在是不太适合北京人、北方人的饮食习惯,要想在北京流行,怕是要费一番推广功夫的。台湾菜的基干是福建菜,但是由于外省人的大量涌入,加上和风的影响,使得台湾菜比福建菜更能适应北京市场。其中原因,就是台湾菜中的外省元素。

 

福建菜我吃过很多次了,给我的感觉是清、鲜、甜、醇;海鲜多,汤菜多,最著名的就是佛跳墙了,不过我更喜欢的是福建的那些海鲜,能吃到原味的海鲜。可是这样的特点对于已经形成固定饮食习惯的中老年外省人来讲,大概就难以习惯了。在新世纪酒店福建美食节的开幕晚宴上,这个看法得到了印证。

凉菜之萝卜条 

精品福建菜——新世纪酒店福建美食节开幕式晚宴
鱼条
精品福建菜——新世纪酒店福建美食节开幕式晚宴 红糟鸡块
精品福建菜——新世纪酒店福建美食节开幕式晚宴 带皮羊肉
精品福建菜——新世纪酒店福建美食节开幕式晚宴

青橄榄
精品福建菜——新世纪酒店福建美食节开幕式晚宴  蓑衣鲜笋
精品福建菜——新世纪酒店福建美食节开幕式晚宴 精品佛跳墙
精品福建菜——新世纪酒店福建美食节开幕式晚宴 鸡汤汆海蚌。鸡汤汆海鲜是福建菜的一个特色。
精品福建菜——新世纪酒店福建美食节开幕式晚宴

全折黄瓜鱼。黄瓜鱼,黄鱼也。全折,福建话,完整的意思。按照北方的说法就是糖醋口的黄鱼,皮脆肉嫩,芡汁酸甜,成菜甘美宜人,
精品福建菜——新世纪酒店福建美食节开幕式晚宴 淡糟螺片。用糟入菜,是福建菜的特色之一,螺肉嫩脆,糟味浓郁。
精品福建菜——新世纪酒店福建美食节开幕式晚宴 干煸冬笋尖。
精品福建菜——新世纪酒店福建美食节开幕式晚宴 福州荔枝肉
精品福建菜——新世纪酒店福建美食节开幕式晚宴 银牙鸡丝炒米线
精品福建菜——新世纪酒店福建美食节开幕式晚宴 太极香芋泥
精品福建菜——新世纪酒店福建美食节开幕式晚宴
这几道菜味道都不错,但是如果按照五星级酒店的出品来讲,制作上还不够精细,和福建大厦八闽食府的出品有着明显的差距。想想,大概是眼界的问题。

八闽食府的几道菜。

前菜

精品福建菜——新世纪酒店福建美食节开幕式晚宴

鸡汤汆竹蛏王
精品福建菜——新世纪酒店福建美食节开幕式晚宴
淡糟螺片
精品福建菜——新世纪酒店福建美食节开幕式晚宴
芋泥
精品福建菜——新世纪酒店福建美食节开幕式晚宴
佛跳墙
精品福建菜——新世纪酒店福建美食节开幕式晚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