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组扬州的市井记忆

(2009-09-08 23:52:35)
标签:

烧饼

花生糖

臭豆腐

日杂

古街

扬州

分类: 美食心情

电脑上存的照片太多,硬盘已经没有多少地方了,整理一下存到移动硬盘上。检索到今年清明的时候在扬州拍的一些照片,才想起我的“扬州味道”只写了一篇就没有继续了。

 

扬州是我喜欢的城市,有时间的话每年都会去一次的,今年是利用清明节的三天假期,和家人朋友一起到扬州玩了两天。吃了不少好吃的之外,扬州的美景也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还有扬州的市井生活也被我们一行人羡慕不已。

 

扬州的市面很繁华,城市里有着很平和却又浓烈的生活气息。小商小贩随处可见,却很少见到城管。每个小贩很想都有不错的生意,因此市面就显得愈发的繁华、热闹了。作为一个城市居民,其实更喜欢身边的生活方便一些,虽然有些乱,但是正是这种乱才是最能体现生活的味道的。这也就是很多人为什么讨厌城管的原因之一。

爆米花。傍晚的时候在东关古街上,爆米花炉火正旺。

一组扬州的市井记忆

日杂商店。这样的日杂商店在北京已经那个很少见了,很多用具都被钢铁制品、塑料制品取代了,因此,北京的味道就没有扬州的味道接近传统了,大概工具的变化也是原因之一。

一组扬州的市井记忆

锅碗瓢勺。扬州地处长江北岸,运河和长江在这里交汇,过去没有公路、铁路、航空,物资的运输多食用水路,因此扬州是南北交融混合之地。炒菜的用具,既有南方常用的煸锅,也有北方用的炒勺。

一组扬州的市井记忆

扬州三把刀:修脚刀,剃头刀、菜刀。扬州在历史上是个著名的商业城市,所谓扬一益二,(扬,扬州;益,益州今天的成都)扬州是比都城还牛叉的城市。商业的发达带动了服务业的发达,扬州的各项服务业在当时的中国都是顶尖水平的。后来,扬州的商业地位被沿海地区取代了,扬州的繁华也逐渐衰落了。服务的技能却没有随着城市地位的衰落而丢失,而是很好的保留了下来。现在扬州扬名中国的三把刀,就是对扬州服务业的赞扬。

一组扬州的市井记忆

又是一家刀剪铺

一组扬州的市井记忆

早点铺。我总是说,北京没有基础饮食。所谓基础饮食,就是你走出家门,周边不远的地方就有吃饭的地方,而且饭菜的味道不错,你长年在那里吃都不会烦的。北京就是那些大饼油条火烧,或者是一些似是而非的成都小吃、重庆小吃。南方的城市不是这样,家门口的吃食总是可以做到让人流连忘返。这家早点铺的烧饼我们一人一个吃完后又买了几个分着吃了。

一组扬州的市井记忆

街巷里赶去吃早茶的人们

一组扬州的市井记忆

青菜。水灵灵的青菜,新鲜的让你感到田野的气息,让你感到青菜的可爱与亲切。

一组扬州的市井记忆

制作花生糖。我爱吃甜的,看着这位大嫂炒至花生糖,那股香味就把我留在了那里,在跟前等着成品的出锅。真的很好吃,真的很便宜,大概是几块钱就能买一斤,吃吃嚼嚼的,一条东关古街就溜达过去了。

一组扬州的市井记忆

打烧饼。就开在街角,很小的空间里,一对夫妻开的烧饼店。烧饼有甜的也有闲的,逛累了,花上一块钱买两个烧饼,再到隔壁的馄饨店买碗馄饨,可以是打尖,加点馄饨一顿正餐也可以对付了。新鲜出炉的烧饼真是好吃。都说淮扬美点扬名中华,就是这小小的烧饼也是很有几分滋味的。

一组扬州的市井记忆

烧饼。烤好的烧饼,放在炉子边上保持着热度。

一组扬州的市井记忆

坛子鸡。乡下的土鸡,乡下人的传统做法,走过旁边,香气就会留住你的脚步。

一组扬州的市井记忆

小贩。没有城管的驱赶,小贩们的生意做得自在随意,有一份闲适的心情,东西做的也好吃许多。

一组扬州的市井记忆

水果摊。早上在乾隆御码头边上的水果摊,鲜灵灵的水果惹人怜爱。

一组扬州的市井记忆

新鲜的马蹄。清甜多汁,脆生生,白嫩嫩。

一组扬州的市井记忆

臭豆腐。有一部电影《烟花三月》说的是扬州的故事,里面一个帅哥做得臭豆腐很得人们的喜欢。不知道是不是那部电影的影响,扬州有很多卖臭豆腐的摊档,敢标明字号,说明东西已经在扬州创出了一定的名气。三块钱八块,味道还真是不错。

一组扬州的市井记忆

茶叶铺。百年老铺绿杨村,花上二三十元,买上一两茶叶,几个人就可以坐在那里喝茶了。水是免费的,喝到茶叶没了颜色,你还可以在那里坐着。

一组扬州的市井记忆

卖拉猫的老人。老人坐在那里自己玩着拉猫,绳子一拽,猫就叫了。老人不说话,就靠猫叫招揽着客人,玩具猫的造型各异,一个大概5-10元,在旅游地这样的玩意还不算贵。

一组扬州的市井记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