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街头点滴

标签:
美食街杨裕兴面馆菜价徐记街边长沙美食 |
分类: 美食心情 |
从湖南回北京后,就感到身体不适,周二开始发作,感冒症状明显,伴随着低烧。吃了很多药,休息了一天,有些好转后就开始工作了。身体还是有些虚弱感,但勉力之下,还算是能够应付要做的事情,算是没有耽误。
今天的感觉好了一些,除了咳嗽外,别的症状都没有了。如果不是忍不住抽烟的话,估计咳嗽也会很快的好起来。每只烟的第一口进入,喉咙都会感到一阵刺痛,多抽几口也就过去了。感冒已是不好,抽烟就是更不好了。可是还是控制不住,吃完饭手就伸向的烟盒和火机,有一会儿闲暇的功夫,嘴上也要叼着点什么,虽然没有平时一天一包的量,但还是抽了不少,所以现在还是有些咳嗽。咳嗽的时候,嗓子还是有些痛。
时间真快,明天就是周五了,回家已经一个星期了。湖南的美食美景好像就是昨天经历的一样,依然在眼前、在味觉的记忆里活跃着。只是这一个星期过的比较悲惨,不太愿意回忆咀嚼那些刚刚经历的幸福,即使想起了当时的那种美妙的感受,也被随时而来的咳嗽打断、中止了。反正照片都留在电脑上了,过几天,身体好一些了,在慢慢的咀嚼回味吧。
有十年没去长沙了,长沙的变化很大,高楼多了,街道也变得漂亮了,似乎街上的人也多了,湘江岸边成了风景区和美食街,半夜时分,依然是人声鼎沸。和长沙餐饮界的朋友聊天,即使是很旺的美食街上,餐厅的租金也很便宜(当然是和北京比了,几乎是北京的四分之一到十分之一),而菜价和北京的差距并不大,认真把菜做的好吃一点,生意就旺的不行。低租金高菜价消费人群广,长沙真是餐营业的天堂。关于这个观点,我会在今后的博客里比对着照片加以阐述的。
长沙变化大,但是没意思。中国的城市都没什么意思,千篇一律没有特点。1938年一把大火把长沙烧了个七七八八,抗日战争中中日军队长期在湖南大地拉锯打仗,抗日胜利后长沙已经没有什么像样的建筑了,即使是十多年前去长沙,城市建筑也很破烂简单,缺乏规划。这几年经济迅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热钱,盖房子的速度完全超越了规划的速度,而且,钱的力量也让规划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因此很多大楼建起来了,很漂亮的街道也有了,可是这个城市和那个城市却分不出彼此你我了。城市的地域特点完全为所谓的现代化淹没了,地域文化特色、地方建筑特色已经消失在钢筋混凝土的高楼大厦中了。这也是我不喜欢现代城市的原因之一。差异性的存在让这个世界有了丰富性,同一性的大同让生活变得单调无趣了。
到长沙后休息了一下,出来准备去吃饭时,天色已近黄昏,随手拍下了这张街景。
一到傍晚,街边餐馆便会把小餐桌摆到便道上,这位大叔正在为自家的小餐馆忙着占地。
傍晚的湘江岸边
车水马龙
江边某个餐厅外景
长沙餐饮名店徐记海鲜的新店也在江边
清晨的长沙,我住的酒店外边
天心阁,1938年大火烧过后,1980年代重建的。
街边的小餐馆
百年老店——杨裕兴面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