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龙饭店涵梅阁

标签:
美食台湾菜闽菜青叶栗子杂谈 |
分类: 美食心情 |
刘达华老师是前一段时间在中国烹饪节上认识的。以前总是听朋友说起刘老师,年纪七十多了,热衷餐饮事业,经常组织饭局,在京城美食圈里名声很大。在朋友子云的婚礼上,见到了精神烁励的刘老师,真是佩服。七十多岁的年纪还有那么大的热情和活力。
烹饪节的记者会上,刘老师提的问题很是尖锐,锋芒丝毫不让年轻人。能提出那样的问题,显然证明了刘老师对餐饮界的发展有着很高的关注度。像我这个比他年轻许多的人,心里都要暗道一声惭愧。
刘老师邀局,局设兆龙饭店涵梅阁,不能不去。很久没去兆龙饭店了,对那里的餐饮已经很不熟悉了。记得第一次吃台湾菜就是在兆龙饭店,台湾的青叶餐厅开在了兆龙饭店的一层。那时候的兆龙还是四星级的酒店,现在已经升级为五星了。酒店里的餐厅也换了几拨,青叶餐厅也不知去向了。
涵梅阁现在主打的是官府菜,顺带一些台湾菜。青叶餐厅在兆龙饭店营业的时候,为饭店培养了一批会做台湾菜的厨师,青叶餐厅离开饭店了,饭店的厨师留了下来,台湾菜的手艺也就留了下来。这餐饭也就一台湾菜为主了。
官府菜主打却摆出了台湾菜,想来也是店家的不得已之举。经济危机的影响已经在各个行业里显现,人们的消费能力大大的减低了,(具体情况可看小友杨雯的博客文章 吃喝小雯)高端餐饮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这个时候再推那些用名贵食材不惜成本作的官府菜,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台湾菜虽然和闽菜同出一门,但是台湾的经济发展的早,反映在菜品上就是比闽菜精致一些,清淡一些,同时呢,台湾菜受日本料理的影响比较大,开放的也比大陆早,外来调料和食材的选用也比闽菜丰富,也就使台湾菜比闽菜在北京的名头更响亮一些。在这样的背景下,这次涵梅阁的饭局也就以台湾菜为主了。
实话实说,涵梅阁的菜品还是不错的,卖相上比北京的那些台湾菜馆的出品要精致许多,盘子用的也比较讲究,看的出是有所追求的餐厅。菜品很精致,清淡的居多,味道调整的也不错。只是在佛跳墙里加了很多栗子,我不是太喜欢。佛跳墙的食材多是干货发制海产品,海参、鲍鱼、鱼翅、鱼肚等都是粘唇的厚重之物,用高汤煨煮到了火候,味道自然是醇香。可是加了栗子,汤汁变得更加粘稠了,可是这种粘稠不是海物煨煮后的反应,而是因为加入了栗子分泌出很多淀粉而至,这种佛跳墙的味道和香气自然就和传统的有了太大的差距。同时栗子的甘甜和海物的味道也难以和谐在一起,不知道加栗子进去的目的是什么?增加黏度?增加食物的体积?没问店家原因,也就不再去费脑筋猜测了。
花生猪手味道不错,花生酥糯,猪手软烂,但是稍稍咸了一些。
蚵仔面,很鲜。
三杯鸡
素肠和素鸡
其他几道菜:
蚵仔煎
手卷
蒜茸粉丝蒸丝瓜
卤肉
槟榔芋球
菜品还是不错的,但是在细节上还需要捉摸一下,槟榔芋的调味,装茶壶的盘子,三杯鸡的颜色,等等都有调整的必要。不过坐在涵梅阁宽敞且富丽堂皇的包房里,吃上一顿不粗的台湾菜,还是很享受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