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便宜坊的路上,遇到了塞车。一辆自行车撞了一个妇女,千般万般的赔不是,但是那个妇女就是不说话,而且坐在马路上紧紧的抱着撞她的那辆自行车。很多人在看,很多人在劝,很多车堵在路上,可是妇女就是坐在那里,稳如泰山一般的坐在地上,抱着自行车。
警察不过来,事情就这样僵持着。马路上的车越来越多,短短的路程,15分钟还没有走完,只好央求公车司机打开车门,下车步行穿过拥堵区了。鲁菜论坛今天在便宜坊哈德门店举办,会来很多大师级的人物,迟到是很不好的一件的事情。紧赶慢赶在论坛开始前到了,约我来的朋友在门口等着我,我约来的朋友也在门口等着我,还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北京烹饪协会的杨会长,国宝级烹饪大师王义均先生,烹饪大师赵树凤先生,烹饪大师肖玉斌先生等出席了这次论坛。三天里三次见到王老先生,并且听到王老先生对鲁菜发展的看法,真是难得。其他几位大师也就鲁菜的发展谈了自己的看法,其中谈的最多的就是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鲁菜重火攻,要手艺,没有基本功是做不好鲁菜的。其中也谈到了吸收和创新的问题。在我认为,鲁菜的味型已经形成几百年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物产的丰富和变换,有些味型已经不能适应今天人们的口味了,如果不作调整,衰落是必然的。创新是鲁菜振兴的必由之路,这个创新包括食材的丰富和扩展,调料的引进和使用,烹调手法的借鉴和改造等等。听了大师们的分析,以前曾经朦胧的一些想法逐渐清晰了,值得欣喜的是,我的一些想法和大师们的想法是比较接近的。
会后在便宜坊吃了中饭,老字号的菜品还是值得夸奖的。菜做的不错,大概是因为有大师在场,后厨不敢大意吧。不过我的整体感觉是本功菜要比创新菜好,那些传统的菜品比较充分的显示了便宜坊鲁菜的底蕴,而那些创新菜,只是在皮毛上的改变,没有实质的创新内容。看来创新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传统深厚的东西,创新的难度更是大了很多。
朋友把相机的存储卡借走了,今天的照片只能在明天贴上来了。
想想还有人把我当回事儿,自己还是在认真的琢磨着餐饮文化的事情,还有一些机会在餐饮界做些事情。认真的做这些事情,何必去理会那些流飞短长呢?
认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吧。也许拍砖也是人家的一乐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