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和徐小平聊闲篇,说到人生的终极享受,小平老师高论道:无非二美的结集。二美,美食,美女也。想想也就是像小平老师说的,金钱也好,财富也罢,或者说荣誉,或者说权力,等等不过是身外之物,只是美食和美女是自己真正能够消受的。其实老祖宗早就有过这样的论述:“食,色,性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人生对美食的消费要远远超过对美女的追求,很简单,饭要天天顿顿吃的,美女只能是阶段性、间歇性的。而且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感情到了一定的程度,所谓美女也无所谓了。而美食则是无时不刻跟随着人们的生长、生活的。
喜爱美食是天性,能和美食相遇是运气,能够理解美食则是需要功夫和教导了。胡吃海塞不少年,好像在近几年才对美食有了些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有幸结识了一些高人,从他们聊天中得到了不少关于美食的知识,我这个拙人还是和美食有点缘分的。
中午有事去了大董先生那里,正赶上有几位记者在拍菜,一边听大董先生讲菜,一边顺手蹭拍了几张。去过大董先生那里很多次了,尝过他家很多菜品,但是每一次去都会有新的感受,不仅能够吃到美味的菜品,还能够听大董先生讲叙有关美食的基本道理。能吃固然已是福气了,在品尝的过程中还能学习到很多东西,这就是一般美食品鉴活动中男的遇到了。在大董那里吃饭,能够体会到美食是一种境界,能够明白孙中山先生为什么会把中国烹饪作为艺术归入到美学的范畴中,不仅仅是味道的盛宴,还是艺术的享受,是色香味形器养几方面综合的美学体验。把烹饪上升到艺术、升华到美学,就是大师和匠人的分界线。孔夫子讲“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大董先生虽然只是不惑之年,但是他在烹饪艺术上的造诣已经达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了。
边看、边拍、边吃、边聊,事情很快就确定下来。大董先生的热情和真诚,对我、对我参与的节目帮助很大,这些帮助,一个“谢”字是无法表达我们的心情的。正是有这样的朋友,有这样的朋友给予的帮助,我们做好节目的信心和决心也就越大越足,也就能把节目做的越来越好。
大汤黄鱼
这张照片是我蹭着拍摄的。
雪梨牛肉粒
这是我起的名字。看这个样子就想轻轻的咬上一口。
海盐青柠丝美国牛肋粒这道菜以前吃过牛排状的,海盐和青柠丝的运用是这道菜的点睛所在。

烧羊肉老北京的烧羊肉在大董的手下就变出了这幅美轮美奂的样子,而味道上除了原该有的香,又加上了酥的口感。这个石头样的器皿就是专为这道菜配置的。

老北京麻豆腐配香芒粒没有使用羊尾油,也许有人会觉得味道不够正宗,我尝过,我喜欢素油炒制的,尤其是配着香芒进食,别有一番滋味。
生滚象拔蚌老鸡粥。生滚,是广式粥的做法,但是加上老鸡块和象拔蚌,则是香鲜合一,滋味丰富。

这道菜也是我蹭拍的,没有问名字,只是觉得清清爽爽的很好看,简单的几个青豆使白盘和豆腐变得意味丰富了。
柿子沙拉和香芒冰激凌这是饭后的甜点,其实旁边还有一个更有特色的提拉米苏糖葫芦,因为照的时候没有选好角度,画面过于凌乱只好舍弃了,只剩下柿子和冰激凌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