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谈事,朋友约在鸿宾楼。赶去赴约的时候,下起了小雨。久等巴士不到,只好叫的士,从六里桥到展览路,花了25元,有点心痛。不过倒也轻松一些,不用赶车,也不用躲雨了。
今天有点渴望轻松,昨晚不知什么原因,虽然很累,但就是睡不着,看完了《当代》上的两篇长文,还是没有困意。这几天谈了很多事情,也设计了一些事情,但这些事情到现在还只是依稀的轮廓,亟待细化完整丰富。我是个心思很重的人,黑暗中睁着眼睛想着事情的节奏和顺序,似乎清楚了,忽而又糊涂了,恍恍惚惚的到了四点的时候,脑子突然清晰了一下,脑子里有了某件事情的大致轮廓,急忙起身到书桌旁,急急的写到本子上。写完脑子里的那几道闪光,天已经亮了,回到床上的时候已经是5点多了。
7点钟起床,因为要到社区中国网去。昨天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形成了文字交了上去,今天要听听他们的意见,如果得到认可的话,我想早一点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以及相应的人员配置,尽快的把改版的事情做起来。这边有一摊事,旁处还有事情呢。虽然这段时间的紧张让自己感到智力上有了恢复,但要应付太多的事情,还只能是笨鸟先飞。
去后谈过才知,我的报告还没有人认真阅读过,因此也就无所谓意见或者批复。只好在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和目前必须要做的几件事情,自认为想法是不错的,因此得到了认同。但是并没有具体的意见给我,因此怕是还要等上几天。
处理了社区中国的事情赶往鸿宾楼,朋友已经在那里等我了。因为事前有了比较好的沟通,事情商量的比较顺利,说完事情后在鸿宾楼便饭。要了几个鸿宾楼的特色菜,一尝,果然不同凡响。
知道鸿宾楼是小时候和父亲出去吃饭,依稀记得他们的锅贴;大了一些,认识了几个回民朋友,他们眼中的鸿宾楼,有着高不可攀的神秘,没有特别重大的事情,回民朋友去鸿宾楼吃饭、请客的也不多见。门槛之高、菜品之精,京城其他清真菜馆难以望其项背的。等我有了闲钱可以偶尔下馆子的时候,鸿宾楼已经远离了年轻人的视线,很多新奇的菜品、时髦的菜系开始在北京流行,老字号的号召力越来越低,鸿宾楼也就基本不再去了。这样的疏远,也使我今天的品尝有了惊艳的感觉。看着平常的几道菜,却是有着非比寻常的美妙滋味。
红烧牛尾是鸿宾楼的拿手名菜,大块的牛尾夹到布碟中,用筷子稍稍用力,肉就和骨分离开了,色泽光亮红润,香而不腻,烂而不塌,软烂香糯,冲齿盈腔;芫爆散丹香菜翠绿,散丹白中泛黄,香辣鲜咸,脆感十足,食材本有的香味随着咀嚼慢慢的生发,即使再贪婪的味蕾也会蛰伏在这难以言说的美味之下的;砂锅羊头用鸡汤炖煮,加上精致的白汤和调味,上桌时已经浓香追鼻扑面了,加上一点胡椒粉,洒上几簇香菜碎,乳白、翠绿交映,汤鲜肉美融汇;有了这三个绝品的镇店名菜,其他的虽也不错,但是已经难以感觉了。
鸿宾楼号称“京城清真餐饮第一楼”,从我今天的感受讲,吃到的菜品已近神品了。
鸿宾楼

红烧牛尾

红烧蹄筋

芫爆散丹

砂锅羊头

炒时蔬

昨天就约好了今天下午的事情。三点钟的时候几个朋友聚齐,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结果收获很大,因此大家建议这样的头脑风暴,每周至少两次。只有这样才能集中集体的智慧把我们喜爱的事情做好。
晚上跟了一期节目,节目结束后大家去了红塘翅汤火锅吃饭。那里的火锅不错,可能大家也饿了,牛肉、虾滑、鱼滑、肉丸、鱼丸、青菜吃了不少,烫的品质不错,牛肉的感觉也算好,只是虾滑不尽人意,大概是所用原料不够新鲜吧。吃完结帐,打折后600元。
回到家,又是10点多了。
红塘的菜品
鹅肝

肥牛

海鲜蘸水
泰椒
鲜菌拼盘
魔芋粉丝
虾滑,墨鱼滑
红塘特色三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