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州呆了两天,算起来吃了五顿扬州饭菜。为什么是五顿呢?因为第一天的早餐是在酒店吃的自助餐,西式的比重较大,算不上扬州菜的。
扬州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淮扬菜的主干,按照经常在电视上露面的国家烹饪大师高炳义先生说的,淮扬菜是最早形成菜系特点的。加上历史上扬州富甲天下的的显赫地位,扬州菜在国内的名声是极其响亮的,以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第一宴就是以淮扬菜为主体的。
在北京吃淮扬菜的机会很多,不经意间就可能走进某家做淮扬菜的馆子。老字号的玉华台、同园春,新派的无名居,都是北京不错的淮扬菜餐厅。对比一下北京和扬州的菜品,总觉得扬州餐馆的出品要比北京的出品差着几个档次,很难体现出扬州菜品的精致来。
我的感觉是北京的淮扬菜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在原材料的选用上、在烹调方法的借鉴上,在菜品精致化、盘饰的美观化上都要比扬州餐馆的出品好一些,可以说扬州餐馆的出品是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不足,而且有粗鄙化的倾向,而北京的淮扬菜馆却是不再拘泥于传统,做了一些符合市场规律的创新和发展。很难说对错、好坏,但是就我个人的感觉来讲,我是喜欢北京的淮扬菜餐厅的菜品的。或许是我对扬州出品的菜品期望过高了,才有如此的看法?
历史上的扬州以诗文之盛,歌吹之美,饮馔之精,娇娥之多,景色之美闻名于世的。盐商广聚的财富,让他们有了讲究精致饮食的可能,也留下了很多精美的、令人赞叹向往的菜品。传说当年盐商的家厨联合举行了一次宴会,得到的评语是“调出天上中和鼎,煮出人间富贵家”。朱自清先生说家乡的菜品:“不但味道鲜美,颜色也清丽悦目。”这样的评价,除了在何园的何府私房菜中的几道菜品有所表现外,其他的几次可以说与朱自清先生的评价有着很大的距离。味道尚可,颜色可谓混沌不堪。尤其是那几个有意靠向川菜的菜品,居然让我有了不伦不类的感觉。这也太煞淮扬菜的风采了。
旧时的扬州,除了贸易之外,就是一个消闲文化盛行的城市。随着贸易地位的衰落,曾经辉煌的消闲文化也跟着衰落了,到上个世纪扬州闻名的就是三把刀了。近年来,扬州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作为传统文化精华的三把刀也应该很好的继承和发展的。就我这两天在扬州的感受讲,厨刀已经不是顶尖水平了,丢掉了精致等于把扬州菜的精髓丢掉了,如果精致的扬州菜需要在扬州之外的城市才能见到,不能不说是对扬州的一个遗憾。食色,性也。服务业也是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有需求,有基础,为什么不能做的更好一些呢?
又是一个酷热的天气,没有出去,躲在家里联络事情,顺便把最近要做的事情梳理一下。很多事情要在本周内安排好,有些要和朋友商量,有些要在本周内做好计划。写了几行字,打了几个电话,时间就过去了。同事告诉我办公室里有空调了,决定明天过去,有了空调就不怕中暑了。
贴几张何园私房菜的照片
侠骨仁心就是河虾仁炒玉米。不过小河虾的鲜甜、弹牙的感觉很好,加上玉米粒的清香,是一道不错的养生菜肴。
蟹粉狮子头传统淮扬菜的三头之一,不错的口感,能感到蟹粉的鲜气。

主清客雅这是一道甜菜,芋头打成茸,用甜酒酿调味,点缀几粒枸杞,卖相不错。酒香、甜香、芋香配起来很和谐,喜欢甜食的人可以多吃几口。只是这个名字让人不知所云。

玉树琼枝大煮干丝加一些冒充鱼翅的东西。服务员说就是鱼翅,可是我怎么也不会把那个琼脂做的东西吃出鱼翅的感觉来
咸水鹅这是扬州很普遍的一道小菜,香味浓郁,口感鲜嫩,很好吃的。

豆腐干
不错,有韧劲,香味透彻,越嚼越香。
秧草鲶鱼服务员说这是江鲶鱼,因此味道极鲜。鲶鱼是吃小鱼小虾的,吃肉的鱼比吃草的鱼肉质、味道要好很多,因生在江中,运动量也要大很多,这样的鱼肉质紧,脂肪多,鲜、肥、美皆备,无论红烧还是炖汤,都有不错的味道。这个是红烧的,我只是不知道那个秋草是做什么用的,沾沾鱼汤,也还挺好吃的。(秧草就是苜蓿。在大董烤鸭店吃过一道秧草煮鲍鱼,知道了秧草就是苜蓿。2008年6月1日补注)

金丝银芽
蛋皮丝炒豆芽,点缀一些彩椒丝,颜色漂亮,口感脆嫩,很见功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