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流水帐 |
李渔是最喜爱大闸蟹的,他吃的时候,还不叫大闸蟹。那时候,苏州、太湖一带河湖众多,水草丰美,螃蟹的出产量多味美。也许是叫“紫须蟹”吧。上海开埠后,经济、文化得到了很大发展,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也越发达了起来。上海人喜食螃蟹,尤其是产自阳澄湖的大闸蟹,大闸蟹虽得以扬名。影响直到今天。
李渔是文字高手,更是一个美食家。问李渔为什么螃蟹好吃?吭唔了半天,李渔也没有具体的说清什么,只是说:好吃。“于蟹一物,终其身而不能忘之。”
我虽是个俗人,但也爱食蟹。今晚的节目中,主持人周杰问我大闸蟹怎么好吃,我也是吭唔了许久,没有说出什么,只是说就是好吃。李渔都说不出,我怎能说清呢?周杰不甘心,继续问我,我想了想说:当我将大块蟹黄吞入口中慢慢品位的时候,那种鲜香从口腔直冲大脑,霎时感到“嗡”的一下,暂时的失忆了。鲜美至此,还能有什么样的词句能够形容大闸蟹的美味呢?
中午在锦都久缘吃蟹,店家为我们准备的是简单的蟹宴,先是大闸蟹公母各一,公的五两,母的4两,满膏满黄,肥硕腴美,想起张宗子说的世间无一物像湖蟹这样不加一点调味料而五味皆有,实为至美之味呀。配着上好的黄酒,持螯啜酒,人生和美味就这样完美的结合了。这是我吃到过的最大的大闸蟹,也是最美味的大闸蟹。以前曾经说过其他地方的清水湖蟹也是不错的美味,但是和这次吃到的大闸蟹相比,显然不在一个层面上。难怪章太炎夫人诗曰:“若非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在苏州。”
锦都久缘的蟹宴除了吃本味的清蒸大闸蟹外,还有一些以蟹肉入馔的菜品。今天我们吃到了蟹粉干捞粉丝、芙蓉一品蟹、蟹黄烧豆腐。几道菜做得都很好,粉丝烹制的干香浓郁,加上蟹粉的鲜香,双香合璧,浓淡适宜,因为做菜的蟹粉、蟹黄都是拆自新鲜的大闸蟹,因此每道菜里都了蟹肉的芬芳,蟹粉的鲜甜又把入馔食材本味调的出离得当,所以每一道蟹粉菜都很精彩。席间和餐厅的总厨聊天,得知每一道菜他们都是经过精心研制,广泛收集顾客意见之后,多次改进后才定型的。我们也谈到正宗的问题,总厨们的意见倒是和我相近,也就是无所谓正宗,顾客的口味需求就是餐厅菜品的最高追求。
除了蟹粉菜,我们还吃到了粤菜总厨欧阳先生最新创制的一道菜:鲜鲍鱼刺生。硕大的新鲜澳洲清鲍取肉加料煮熟,切薄片蘸芥辣、生抽食之。鲜鲍鱼我在广州吃过涮的,在北京顺峰吃过酱爆的,刺生吃法是第一次。其实不能说是刺生了,因为鲍鱼已经煮熟。但是切片蘸芥辣、生抽食用的鲍鱼吃法,也算是不错的创新菜品了。鲍鱼在煮制的过程中加入了欧阳总厨密制的汤料,去性、提味,达到了中国烹饪追求的“无味入味,有味出味”的最高境界。鲍鱼片嫩脆鲜甜,用了芥辣、生抽,一点辣,一点咸,浓浓的鲜,脆脆的甜,鲜美脆爽至极。不愧是欧阳总厨得金奖的菜品呀。
电脑又坏了,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电脑真是多灾多难。本来昨晚还很好用,但是今天早上就不能上网了。只好打电话给侄子,他说明天过来看看,真是麻烦他了。好在是自家人,说什么都方便。
只好再用笔记本,有些文件只好拷过来用。这时才知道台式机只是不能上网,做一些网下的工作还是可以的。利用上午的时间把晚上节目的功课再准备一下,顺带把自己关于川菜的文章整理一下。也许下周可能有用。
中午去了锦都久缘吃蟹,为晚上的节目做真实的热身。热身的效果不错,吃得好,印象深。午饭回家,整理照片,弄完就去电台了。
做完节目回家,写博客,发帖子。
2、4两的母蟹
3、黄酒
4、工具
5、蟹黄烧豆腐
6、蟹粉干捞粉丝
7、芙蓉一品蟹
8、鲜鲍鱼刺生
后一篇:10月17日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