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流水帐 |
收到徐小平的邮件,他现在在国外。他说回国后就通知我。我有事要和他商量,并且要取得他的帮助。我和我的朋友们都知道,没有他的帮助,事情是无法完成的。我期待着他回到北京的日子。
小平的帮助是事情可能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下决心做这件事情的前提条件。同时小平的支持也让我在此事上不能丝毫的松懈,更不能半途而废,是压力,更是动力。没有什么好说的,努力做,努力做好就是了。何况还有一些朋友在帮我呢。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不能辜负朋友,只能有做好一条路的。自古华山一条路,登上去,险峻之美所带来的愉悦也是巨大无比的。有如人生,艰苦努力之后的成功可能是最甘甜的美酒了。我期待着与朋友们痛饮、同饮。
刚刚认识的朋友要到上海去,她只在上海停留一个白天。问我这一天如何安排吃和玩。我是这样设计的:早上到上海后,直接到豫园去,先在绿波廊品尝上海的早点和小吃,然后可以在豫园和城隍庙逛逛,告一段落后,可以转到外滩,看看那些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建筑,并可以眺望浦东的高楼大厦,然后转入南京路,看看现在的上海是怎样继承和发扬现代商业传统的,从南京路穿过西藏路后可以在当年的远东第一高楼国际饭店喝杯咖啡,然后转入黄河路找家馆子品尝一下上海美食一条街上出品的美味佳肴,黄鱼是应该点的,如果不怕油腻的话草头圈子可以尝尝,汤就要个腌笃鲜好了,时令小菜马兰头或者鸡毛菜都可以,加上咸菜豆瓣酥或者雪菜粉皮,就是一顿不错的午餐了,午餐后可以走到人民广场看看,顺道转入淮海路-这条上海女人最喜欢的购物街。如果还有时间,可以到多伦路文化名人一条街去,看看那个年代在上海的文化人的故居,追忆一下当年的文化生活状态。晚上可以转到云南路上的小绍兴喝碗鸡粥,然后等上回京的列车。这是一条兼顾了旅游、购物、美食、文化的简单一日游,也许上海人或是非常熟悉上海的朋友或有微辞,但是对于一个对上海很是陌生又只有一天时间的大学生来讲,应该是不错的安排了。但愿朋友能够满意。
基本完成了关于前门话题的思考,并形成了大约2500字的文章。晚饭的时候让妻子看了看,妻子认真的看了,提出了一些修改的意见。由于对前门拆迁问题的复杂情感,我的文章写的有些不够连贯。不仅是文字上,就是情感上也是。妻子指出的正是我的矛盾之处,于是修改。改后又送一个朋友审看,朋友说已经在文章中感受到了那时情景和今天的无奈,这也就是我在文章中想要表达的东西。我的结束语是这样的:
“前门地区是北京城里最“北京”的地方,有如丰泽园大厨的口音是饭庄特点的标志那样,是北京历史、北京民俗的一种标志,前门就是北京的口音。对于前门,与其是怀旧倒不如说是送别,但是改建之后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前门呢?拆掉的是北京的标记,重建的会是我们内心的期望么?”
下午利用空闲帮助朋友把房子租好了,算是完成了一件事情。后面还有许多事情,我就没有更多的时间了。最好让妻子早点介入进来,也好熟悉环境,利于今后的工作。
买了四张影碟。《一路走好》、《新抢钱夫妻》、《保持沉默》、《荡妇卡门》。
在旌旗网订的书送到了,有:《留学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文化人的经济生活》、《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黄裳散文选》、《建筑变成明信片》、《尘埃-百年前一个俄国外交官眼中的中国》、《夜上海》、《春风楼琐记第六辑》、《星斗朔方》。
花费:碟片37元,书籍123元。
前一篇:2006年4月12日流水帐
后一篇:梅兰芳爱吃的烩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