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6年1月11日流水帐

(2006-01-11 20:48:21)
分类: 流水帐
几天来,身体感到不适,总是赶不走疲劳。昨晚不知是什么原因,就是不困,看书到了凌晨4点,早上女儿上学的时候,就醒了。算算这一夜才睡了不到4个小时,睡眠不够,身体的疲劳就难以去除了。
 
倒是有一点好处,就是瘦了一些。洗完澡看到镜子里的我清减一些,脸形比以前好看了许多。连忙向妻子求证,妻子认真的看了看,说现在的我有点接近我们结婚的时候了。呵呵,那时候的我还算一个白面书生,在广州那个地方,还能算上个中等偏上的靓仔。12年过去了,中国属性的一轮,人比那个时候老了许多,只是心,爱心还想那是一样的炽热。
 
昨晚看书,看了一篇在美国知音做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孔夫子的后代的口述简略自传。没什么特殊的感觉,就是能够引着你看下去。翻过之后,大略知道了一些过去那些世家子女的生活状态,取得成绩虽然有家族的影响庇护,但是自己的努力也是不能缺少的。越是大户人家的子女越是要刻苦努力的,否则很容易在纨绔一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床头摆着一本书,是我在20多年前就看过的,二十多年来,有时间的话就会再看一遍。这是对我文化观念的形成起了巨大作用的书籍。最早看的时候是口袋本,定价0.54元,现在看的这本是36元,书的装帧漂亮了许多,也增加了很多插图,书价涨了66倍多,想想这20多年工资是否涨了那么多倍呢?差不多,就我来讲那个时候在上学,没有工资,按当时的工资水平讲,我现在的工资应该是那时的120倍,或许还多。这么看来,书价还算是可以接受的。
 
书的名字是《美的历程》,作者李泽厚,是那个年代有名的美学家,哲学家,《美的历程》是李泽厚对中国艺术的历史发展进行了认真的梳理之后,对历代的艺术成就和特点做的美学述评。文化更多的是有艺术体现的,对艺术的梳理,也就是对文化的探询。在我的眼里,《美的历程》所做的探询是杰出而美妙的。对中国文化、中国艺术的基本概念,就是由这本书帮我奠定的。历经大学和后来的学习生活而没有打的改变。
 
读这样的书,也是我逃避烦恼最好的方法。书的文字优美,作者的想象华丽,概念及判断明确,结合自己的经历,每次读过都会有新的收获的心得。读进去,很快就会使烦躁的心絮安静下来,让作者带着你的思维在中国古代艺术的长河中徜徉,惊叹我们祖先非凡的想象力鱼创造力,如果你把这本书当作一本励志的书籍来读也是可以的。读过之后,心澄目明,再来想凡间之事,也就不再过于烦躁了。
 
徐小平师发短信要我的博客地址,受宠若惊。浅显的文字怎敢耽误小平的时间,但是还是想得到他的批评和指点,把地址发了过去。他的博客我是每天必看的。与其说是人生咨询,倒不如说是民智启蒙。有次聚会我小平讲,“你现在担负着开启民智的责任”,小平师认同我的讲法的。想想几年前发生的庸俗爱国主义的运动,其实就是利用爱国主义的旗号,行愚昧封建之实。这是一个清醒的爱国主义者所难以接受和容忍的。小平的博客就是用恣意汪洋文字,在普及着基本的常识,爱国主义的常识,先进文化的常识。我们应该在明白了常识的基础上再去决定我们应该如何爱这个国家的。了解常识的捷径,就是去看看徐小平的博客。当然有时间看看薛涌的博客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的。
 
把项目的策划案发给了朋友介绍的专门做项目投资经纪的人。发之前,我们通了电话,他对我讲的那些,小保已经给我讲过了,看来专业人士关注的和我这个只知道挣小钱养家糊口确实不一样。部优慨叹自己已经落后了,对市场的敏感和对热点、关键的把握远远不如从前了。朋友说我到底是个文人,说的我很惭愧,文人我是不够格的,书读的少,笔不够辣,视野不够宽阔,,理论基础薄弱;做商人,我更不够格了,脸皮薄,耐性差,义气为先,缺乏细致的思维和斤斤计较的本事。两边都够不到,两边的颜色都有一点。聪明的人士在文化人面前讲生意,在生意人面前讲文化。而我呢,却总是在同类的面前将同类的话,除了把自己的弱点显露无遗之外,还会给人一个傻瓜的印象。想想都可悲。不过性格使然,一时想改变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慢慢来吧。
 
台湾人来了,通了个电话,事情有了一定的转机,但和我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不管怎样,总是进了一步,我也有了一点动力,努力推着往前走吧。
 
朋友和子介绍了一个愿意与我合作的人,明天要去见一下。
 
明天晚上有个饭局,过去公司的同事一起聚聚,不喝酒,少说话。
 
午睡了一个小时,疲劳稍缓 。好好再睡一觉,应该恢复了吧。
 
花费:副食15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顺德食鱼记
后一篇:下雪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