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苏联打击关东军所付出的代价(转载)

分类: 转载 |
那么、对苏联吸引力最大的是什么呢?一是维持外蒙的独立、二是希望为西伯利亚铁路找一个不冻港作为铁路的终点站,拥有一个不冻港就意味着,这条铁路直达那个港口穿过的那整个地区都将成为俄国的了。
英国意识到苏联对远东不冻港的兴趣,为了促进苏联尽快对日宣战,在会议期间丘吉尔就提出“像俄国这样一个巨大的陆地应当有一个不冻港。”罗斯福也明确告诉斯大林,自由港的主张可以适用于远东地区,他还举例说,大连就有这种可能性。毫无疑问,这句话正中斯大林的下怀。
2月10日,莫洛托夫将斯大林关于苏联出兵的条件协定草案递交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当天,斯大林同罗斯福再次会晤,对草案作了修改,成为正式文本。但是,斯大林向罗斯福表示,大连不能成为国际港口,苏联需要得到旅顺港周围的海军基地。
美、苏两国虽然没有同英国商量协定草案的制定,但是在2月11日,斯大林和罗斯福却邀请丘吉尔在协定书上签字,于是,这个协定就成了《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雅尔塔协定)》。
《雅尔塔协定》主要内容如下:
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的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
1. 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
2. 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的权益须予恢复,即:
a) 萨哈林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
b) 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也须予恢复;
c) 对沟通大连与外界联系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中苏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
3. 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看到所有的条款得到了英美的默认,斯大林大喜过望,他兴致勃勃地走到地球仪旁,用手指推动地球仪,向莫洛托夫描绘了苏联的边界线,他的眼光随同他的手指在苏联东部版图停住了:“这边怎么样呢?千岛群岛如今是我们的了,库页岛全是我们的了,您看,多棒呀!就连旅顺口、大连都是我们的了。”说到这,斯大林吸了一口烟,缕缕烟雾渐渐地飘散开来。斯大林意犹未尽,又用烟斗沿着中国东北划了一条线,激动地说:“就连中长铁路也是我们的了。中国、蒙古——一切正常……您瞧,对我们的边界我还能不满意!”
到1945年8月初,苏军在远东共拥有11个合成集团军、两个战役集群、1个坦克集团军、3个航空军集团和3个防空军集团、4个独立航空兵军,总兵力为1,577,700人,有26137门火炮,5556辆坦克,3446架飞机。此外,苏联远东军还拥有太平洋舰队、阿穆尔地区舰队。
奇怪的是苏联这种大规模的调动,日军居然始终没有觉察。所以对于苏军的进攻,关东军一点准备也没有。仗打起来的时候,司令官山田乙三大将竟然还在大连欣赏着日本的歌舞演出,等接到苏军开战的消息后,才匆匆忙忙地于8月9日下午赶回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