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冤38年!血管内的胆固醇真不是吃出来的
(2015-03-29 20:43:27)
标签:
健康 |
分类: 人体保健 |
胆固醇是人体内可以通过其他物质合成的类脂,并非一定要借助食物中的胆固醇摄入。比如每公斤体重,每日在血液中可产生12~13mg的胆固醇,而经膳食摄入的胆固醇往往仅占体内合成胆固醇的1/3~1/7。
所以,胆固醇对健康不是一个好东西,但食物中的胆固醇和我们血液中的胆固醇不能算作“同谋”,所以严格限制每天的摄入量,意义并不大。
吃货们的好消息、但也不能当饭吃
解除了胆固醇摄入的限制,简直就是吃货们的福音。因为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总是口感特别诱人。看看哪些食物是富含胆固醇的:猪脑、肥猪肉、动物内脏、带鱼、鱿鱼、龙虾、奶油、鱼籽、鸡蛋、大闸蟹……
但大家也别任性得把它们当饭吃,吃东西要注意均衡,胆固醇的摄入没有设制上限,但因此吃太多破坏了营养均衡,对人体也没好处。特别是喜欢大吃大喝,平时的营养就不够均衡的人,血脂普遍过高。
降血液胆固醇、最好的办法是运动
既然吃到肚子里的胆固醇,不会对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有很大影响,那给心血管疾病带来高风险的胆固醇又是怎么来的呢?
有什么办法能使体内的胆固醇下降呢?最有效的办法就要靠运动了。
“运动可以使体内高密度脂蛋白升高。”虽然名为“脂蛋白”,但是高密度脂蛋白对于大家来说是一个好东西,因为它会把血液中的胆固醇带回肝脏然后代谢掉,而另一方面,使得胆固醇增加的“坏的”低密度脂蛋白不会变多。
摘自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