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国顶尖医学专家理查德•史密斯在英国《每日邮报》发表专栏文章,呼吁社会各界不要再浪费金钱以试图治愈癌症,因为患癌症而病逝是“最好的死法”。
史密斯说出了有良心医生的心里话。
这里我要纠正一下,应该是指晚期癌症。因为早期癌症绝大部分是能够治愈的,我没看过原版文章,不知是不是编辑的失误。
什么是晚期癌症?晚期就是指目前医疗手段无法治愈的癌症,能治好那是奇迹、中六合彩,那种几率一般可以忽略不计。医生应该和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减少晚期癌症患者的痛苦,帮助他们顺利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我在读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中有一篇文章,就是一名医生得了晚期癌症后所做的选择。是选择留在医院继续治疗,经历漫长、永无尽头的化疗、放疗;还是回归家庭,充分享受家庭的温馨和户外的阳光.....?
既然结局是一样的,在家里充分享受人生的最后阶段跟在医院多熬几个月你会怎么选择?
记得在2003年卫生部原部长钱信忠患膀胱癌,我陪同梅骅教授上北京为其会诊。老人家对梅教授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已经近90多岁了,现在吃好、睡好,能到处走走。人总是要死的,希望你在考虑任何治疗方案都不要降低我的生活质量.....”
人生下来就开始一步步走向死亡,死亡的方式除了自杀之外,还有猝死、痴呆症导致的或长或短的死亡、器官衰竭致死以及患癌病逝四大类。
在史密斯医生看来,虽然许多人更倾向于猝死,但这种死亡方式对于死者家属而言太难接受。而患痴呆症后或长或短的死亡过程是最糟糕的,因为那时你的记忆被慢慢抹掉,然后似乎突然之间死神就降临了。而器官衰竭致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这段时间内病人需要长期就医、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由此,史密斯得出结论称:“患癌而死是最好的死法。因为你会有时间向亲友道别、反思过往、留下遗言、甚至重新回到某些特别的地方追忆过去,你还能听喜欢的音乐、读美妙的诗篇、向你的上帝祷告……我承认,这种死亡的方式听上去太过浪漫,但却是可以实现的。所以,让我们远离那些野心太大的肿瘤学家、停止浪费金钱治愈癌症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