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魏辉博士
魏辉博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117
  • 关注人气:7,7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甲状腺疾病防治指南5-亚急性与慢性甲状腺炎

(2013-07-09 20:48:57)
标签:

健康

                  5、亚急性与慢性甲状腺炎的诊疗

    甲状腺炎是一类累及甲状腺的异质性疾病,按发病缓急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甲状腺炎,临床上以后两者更多见。

    亚急性甲状腺炎(亚甲炎)起病较急,病前1-3周可有病毒感染病史,患者往往有发热、疲乏等全身症状,甲状腺肿痛是其特征之一。《指南》强调指出,血沉明显增快,加之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与甲状腺摄碘率降低的双向分离现象,是亚甲炎确诊的重要依据。

    亚甲炎的治疗存在诸多误区,在糖皮质激素用量与疗程方面更是如此。《指南》明确规定,糖皮质激素适用于疼痛剧烈、体温持续显著升高、水杨酸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无效者。药物宜首先选择泼尼松,剂量为20~40 mg/日,维持1~2周,根据症状、体征及血沉的变化缓慢减少剂量,总疗程6~8周以上。应避免过快减量或过早停药。假如患者出现明显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表现,可以使用β-受体阻滞剂。但由于本病并无甲状腺激素过量生成,故不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激素用于甲状腺功能减低明显、持续时间久者;但由于TSH降低不利于甲状腺细胞恢复,故宜短期、小量使用;只有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方考虑长期替代治疗。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无菌性炎症性疾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患者多以甲状腺肿大而就诊,大部分患者甲状腺功能处于正常状态,只有20%左右的患者发展为甲减。因此,本病的合理诊治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指南》提出,凡是弥漫性甲状腺肿大,质地较韧,特别是伴峡部锥体叶肿大者,不论甲状腺功能有否改变,都应怀疑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如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或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阳性,诊断即可成立。必要时,需要考虑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后者有确诊价值。如果伴临床甲减或亚临床甲减,则有利于诊断的确立。

    《指南》把临床随访观察列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一个基本治疗措施。一般每半年到一年随访一次,主要检查甲状腺功能,必要时可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对于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者,应建议低碘饮食,伴有甲减和亚临床甲减的患者需采用L-T4替代疗法。如果患者只有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正常,则不主张使用甲状腺激素。但是,假如甲状腺肿大显著,尤其是年轻患者,可考虑适当使用L-T4治疗。

    对于TPOAb阳性的孕妇,必须检查甲状腺功能。确认甲状腺功能正常后才可以怀孕;对于妊娠前TPOAb阳性伴临床甲减或者亚临床甲减的妇女,必须纠正甲状腺功能至正常才能怀孕;对于TPOAb阳性,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孕妇,妊娠期间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一旦发生甲减或低T4血症,应当立即给予L-T4治疗。

    产后甲状腺炎(PPT)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一个亚型。临床上可以表现为甲亢甲减双相型、甲亢单相型和甲减单相型。而甲亢甲减双相型是PPT典型的临床过程。

   PPT的诊断需要依靠如下三个方面:(1)产后一年之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可以表现为甲亢甲减双相型、甲亢单相型和甲减单相型三种形式;(2)产前无甲状腺功能异常病史;(3)排除产后Graves病。

    由于多数PPT病例呈自限性过程,故甲亢期不需要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甲减期血清TSH<10mIU/L时不需要甲状腺激素的替代治疗,TSH可以自行恢复。曾患PPT的妇女在产后5~10年内发生永久性甲减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建议每年监测TSH。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尚无足够证据提示在全部产后妇女中筛查PPT。但对已知TPOAb阳性的妇女,产后3~6个月需要监测血清甲状腺激素和TSH。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