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299孩子交友有说道益友相伴路顺畅
《韦老师家庭教育学习成长群》由群友艾米提议
刊载《家长》杂志22年5期专栏话题 个人原创作品
 
“相似性吸引、补益性吸引、快乐为主”,是孩子选择伙伴的内部动机。人为什么需要伙伴和朋友?最主要的是一种心理需求。人是社会动物,群居动物。所以说,小孩子选择玩伴的第一标准就是快乐原则。到了成人以后,我们就将这个标准扩大化,内涵转化了。职场上的人际交往原则,第一位的需求往往是对我是否有用,我能从他(她)那里获取哪些有用的信息。
为了让孩子增加交友的圈子,家长应该多方面培养孩子的广泛爱好和兴趣。孩子们的最初友谊往往是从共同感兴趣的活动开始的。如果你不会游泳,你就不会被邀去游泳;如果你不会吹拉弹唱,就不会被邀去参加音乐会。孩子在某些方面有特长,就有了交往的砝码和自信,并为他们结识新朋友提供了机会。如果你的孩子朋友不多,那么你就培养他的多样兴趣爱好吧。同样的,孩子在参加的各种活动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也扩大了认识世界的窗口。此外,家长要经常带领孩子去工厂、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去长见识,学本领。见多识广的孩子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才能够谈吐不凡,具有人格魅力。
2、拥有爱心受欢迎 结识益友助发展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择邻处的故事,不无道理。孩子在他成长的不同阶段,都有他佩服的“重要他人”作为学习对象,赶超目标。这个对象可以是身边的好朋友,也可以是远处的高人。只要孩子认为对方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能够引起他的兴趣、积极关注就可以树立为学习的榜样。无论是年幼的,还是年长的对象都有作用。他们从中不仅能够学习科学知识,而且能够获取为人处世的宝贵经验。这里的关键是,要家长能够教给孩子识别高人,并且找各种机会去接触高人,聆听高人的远见卓识。
明明是一个好学又有爱心的男孩子。在那个物质条件还不很富裕的年代,他的家庭条件还不错。有文化的家长经常给他购买许多各种读物和学习参考书,加之家里原有的旧藏书,一时到闲出不少读不完的教辅。于是,他打算在周日拿到旧书摊去卖掉,免得浪费了。这天,他去赶书市,遇到一个看似农村来的孩子,在这个男孩在明明的书堆上挑选、端看了许久。明明心有灵犀,与男孩子攀谈起来。他叫乐乐,家里经济困难,但孩子非常有理想,立志要考入大学,将来为家分忧,为国增光。明明让他尽情地挑选好了,慷慨地将这些书,一并送给了乐乐。这下乐乐可真乐了,一再地表示感谢,还和明明切磋起学习方法来。两个人互留了地址,等乐乐回了老家,他们互相激励,在各自的学校拼命地读书。几年后明明和乐乐相继考入了不错的大学。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正直的朋友,可以肝胆相照关键时候挺身而出,即使身边的人都抛弃了你,指责你,但哪怕有一个仗义担当的人出来,给你支持,也会令他人肃然起敬。我从小在山东老家长大,虽然没有梁山好汉的彪悍,但也习得了山东好汉的刚正,因而少年时结交下几位莫逆之交。谅,信也,就是诚实。交朋友,诚信当然是第一位的,无需多言。人们交往,无论身份地位如何,谈论最多的就是八卦话题,也就要求朋友知识渊博,足智多谋。许多孩子愿意跟韦老师交流,倾听我的引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愿意聆听广博知识的熏陶。朋友博学多才,才有吸引力。这也从侧面提醒我们,要想交到品学兼优的好朋友,首先要自身要优秀的道理。
3、善于交友有门道 尊重差异爱孩子
家长要在生活中,适时传授孩子一些交友的技巧和方法。家长应该通过读书,讲故事,看影视作品等形式,告诉孩子人际交往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比如,掌握与人交往的礼节;要善于付出爱心,乐于助人,只有善舍,才有乐得。要学会记住于己交往的朋友的名字,并且善于称呼他。在多人交谈中,要善于做一个忠实的听众,而不一定要抢风头。还有,最好能够记几位好友的生日,到了那天,给他(她)送上一张精美的贺卡。在暑假里面,家长应该让孩子参加一些夏令营,增长见识,结交新朋约会旧友。
培养孩子敢于和伙伴多交流,考验的是家长的智慧,锻炼的是孩子的胆量和交友方法。玩同样是需要时间来学习的,这也是独生子女经常遇到的问题。家长可以从鼓励孩子在同学、邻里中寻找中意的小伙伴开始,扩大自己的交友圈。
人生多样显风采,成功通路有多条。家长引导孩子善于交友没错,但不要以大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对朋友的需求。如,不要一味地要求孩子多交“对学习有帮助”的好朋友。同时,考虑到孩子的脾气秉性,对腼腆内向的孩子,如果非要他活泼开朗,能说会道,见啥人说啥话,人缘满满,左右逢源,这不仅难以做到,并可能更让孩子心焦和畏惧社交。孩子的社会需求是不同的,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很多朋友。有些性格比较沉稳,喜欢安静和思考的孩子,他们有两三个朋友就足够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