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230顺势而为孩子抗挫折能力培养最必要


《韦老师家庭教育学习成长群》由群友桐妈提议
热爱生命 就是要直面挫折无愧人生
家长要想培养孩子健康坚韧的心理素质,首先需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这是做任何事情成要功的前提。为此,家长对孩子要多运用鼓励和表扬的教育手段。我们需教育孩子具有乐观开朗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遇事多从正面看问题。有人说,凡事不少于三种解决方案,这就是考虑问题的视角不同而已。比如,孩子某次数学考试失利了,那么它也有有利的方面。一是要看到他已经做上了不少的题目;二是通过考试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三是一门科目没有考好,我们还有其他几门课程可以弥补。
响应教育部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目前,我们不少学校都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或者开办形式多样相关的专题讲座。其核心就是:正视挫折、学会生存、尊重生命。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作为真正人道的教育,其目的是帮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尊重生命的价值,使他们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生命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不仅是让孩子们学会生存,更要引导他们理解生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把生命教育落实到家庭生活的每一天,也是每个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学会生存,是生命教育的前提,家长要善于从生活实践中,培养孩子的生活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另外,提升生活情趣,开拓孩子的视野也是珍爱生命的必修课。家长平日里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培养多种爱好。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方向,就是要努力回归本真,让每一个生命在家庭里幸福、健康地成长、成人、成才。比如,利用双休日,家长可以带着孩子来一个“多彩人生万条路、生活舞台开心游!”年轻的父母携带孩子到广阔的世界去体验真实的生活。以此来扩展他们的人生世界的领域 :农村和工地、矿山和军营、大学和科技馆,让孩子亲眼看、动手做、身体试,这样就会极大地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挫折教育分阶段 孩子问题化财富
我们培养孩子抗挫能力,是培养孩子一种生活态度,能够面对艰难困苦的生活能力。在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全过程中,进行挫折教育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学龄前期,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对家长和家庭的信任感。第二阶段小学时期,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第三阶段初中时期,家长应主要培养孩子心理的独立性。第四阶段高中时期,重点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此,家长可以循序渐进,有所侧重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和锻炼引导。
家长要始终怀着把孩子先培养成一名普通的劳动者的意识。为此家长还要给他们分配家务劳动。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感恩意识和解决问题的生活能力,并迁移到以后的生活和交往中去,这样才能够增强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能够有效提高孩子的抗挫折力。青春期的孩子,最明显的心理特点就是逆反意识强烈,其实这是他们走向独立人生的锻炼方式和必经阶段。在心理上,他们希望更多的获得大人们赋予的一些权力。这时候,家长要善于给孩子充分的成长空间,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的权利,让孩子学会自己规划人生理想和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努力目标。
家长还要教给孩子心理宣泄的适当方法。有心理学家做过实验:受挫折者连续几天,每天花上20分钟左右的时间,毫无保留地写下来自己当前“最难受的事情”。结果经过这种实验之后,有心理问题的人痛苦明显减少,他们身体机能也大大地得到了改善,这就是宣泄对紧张、冲突、矛盾的化解作用,是我们大家值得借鉴的有效方法。 家长告诉孩子,他可以找自己最信得过的长者或知心朋友倾诉,还可以拳击沙袋、爬山狂奔、对风怒吼,激烈运动的方式来发泄内心苦楚。还可以在适当的场合大哭一场。通过这些合理的宣泄和倾诉方式,把心中的悲伤、委屈、苦闷等不良情绪合理释放出来,心情才会轻松和舒畅起来,精神的压力才会得到缓解。
总之,一个健康的孩子不仅要身体强健,更要心态阳光;不仅有立于社会的学识,更需要有面对困境的坚强。学会生存、珍爱生命、享受生活,是孩子要学习的功课,也是我们每个家长的最大心愿。让我们学会化挫折为财富,让挫折教育成为孩子顺利成长的保护伞,为家分忧,为国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