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受过教育不等于有教养

(2007-05-14 20:22:19)
标签:

教育

缺乏教养

做人

大学生

黄锦波

分类: 教育论坛

受过教育不等于有教养

 

“很多中国人受过教育,但没有教养。”这是美国首位华裔市长、医学博士黄锦波先生不久前在广东医药学院作演讲时对大学生讲的一句话。黄先生还举例说,在美国半夜驾车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民众会自觉停车等候红绿灯,只有中国人闯了红灯之后,还要骂美国人“笨蛋”。

 

到底谁是“笨蛋”呢?被“聪明”的中国人嘲笑的美国人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抵达了地球的每个角落,在一个全球化的社会里,我们中国人却在在为自己的种种“聪明”付出沉重的代价。不守规矩,不尊重他人,损人利己,唯利是图,这些国人信奉的行为准则恰恰是没有教养的表现。这种人不管他自以为有多么“聪明”,不管他有多高的学历,但因为缺少做人的基本道德,在西方人眼中就属于“素质不高”。

 

先生还告诫学生,要想成才、成功,学会做人比拿到文凭更加重要。现在的国人可以说是非常重视教育,因为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拿到文凭,然后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挣到更多的钱,从而成为所谓的成功人士。但是,教养却好像被人淡忘了教育不等于教养,但“教育具有教养性”。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应该是能够通过教育而获得教养的人。作家毕淑敏认为,教养是“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但一个人即使受过大学教育也不一定有教养。

 

有一篇文章给当代大学生画了一幅自画像:“有智商没有智慧,有前途没有壮志,有文化没有教养,有知识没有思想,有青春没有热血,有个性没有品行,有理论没有实践”。自然,这样的“自画像并非是全部大学生的写照,但它确实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一个严峻的人生课题:如何从个人的小圈子中跳出来,将自己融入集体和社会。积极关注集体和社会,勇于承担一定的社会道义与公民责任,并能在生活中不断完善自我,最终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我想这大概就是黄锦波先生提到的“学会做人”,同时也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具有的重要品质。

 

造成今日的国人普遍缺乏教养的原因有很多,涉及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我无法在一篇文章里面面俱到地进行剖析,我只能谈谈我们的教育不能使人获得教养的原因。我记得上小学时评选“三好学生”的标准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但实际上评出来的“三好学生”总是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那几个人。从小学就开始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好像也只是背诵一些应付考试的条文,以至于等学生上了大学之后还没有学会如厕之后需要冲水,乘车需要排队这样简单的道德知识。在升学率这根魔棒的指挥下,“素质教育”也就成了一句名不副实的口号。片面追求考试成绩的教育,又如何能使学生获得教养呢?当然,除了学校,家长也有一定的责任,因为家长是孩子最初的老师。重视孩子道德教育的家长并不多,家长关心的是孩子是否吃得好,穿得好,以及学习成绩在班里排名第几。关于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孩子捡到一分钱,妈妈要他交给警察叔叔,并告诉他这才是拾金不昧的好孩子。后来孩子捡到一百块钱也交给了警察叔叔,回家后告诉妈妈,本以为妈妈会表扬他的,没想到妈妈抬手就给了他一巴掌,还大声呵斥“你怎么这么笨呢!”这样的家庭教育又怎能指望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呢?

 

教养是超越知识层面的精神阳光,是充满道德本质的内在涵养。它也是超越人性本能的一种控制力、约束力。换句话说,教养也就是一个人品行与素质的外化。一个灿烂的微笑,一声亲切的问候,接听电话时的热情,对公共礼节的尊重,与人交往时的谦和,这一切都可能聚集成一个人教养的财富。教养不是天赋的,教养需要修炼。教养不单纯是文化理念,它具有实践性。有人说,我崇尚率性而为,我不愿意用虚伪的教养来约束自己。因为那是一种对人性的雕琢,有做秀之嫌。不忸怩作态地做秀并没有错,教养需要摒弃虚伪。真正的教养永远是纯洁的,它来自一个人的精神深处。但不要忘了,我们并非生存于一个独我的世界,在公共关系领域你不可能我行我素,只能遵从社会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种种约束与限制。你需要在礼节的链环中,首先尊重自己,然后才能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


    
现代人疯长的是自我意识,萎靡的却是敬畏之心。对自然的敬畏,对游戏规则的敬畏,对人性中精神遗产的敬畏——诸如诚信,善良,平等,尊重等优良品质,正是教养的精神核心。现代人物质的富有,并不能填补教养的贫穷。因为财富与教养之间永远不能划等号。有的人一夜之间腰缠万贯但他依然粗鲁,一开口就污染了公共语言的纯洁性;有的人衣着光鲜,光彩照人,但言行举止处处不得体,以至损害了他的形象;有的人自诩为中产阶层,有体面的社会地位,却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市井之徒的庸俗,你能说他有教养吗?


   
当一个社会对缺乏教养的人侧目而视鄙夷不屑时,这个社会才是一个有教养的社会。但可悲的是,我们现在还远远做不到,我们习惯于对种种缺乏教养的行为熟视无睹,麻木不仁。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大学年年扩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百分之二十,硕士博士满天飞,但培养出来的这些人才是否有教养似乎无人关注。“很多中国人受过教育,但没有教养。”黄锦波先生的批评听起来十分刺耳,但愿能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