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 到 作 家

(2006-08-26 11:10:32)
标签:

书商

图书大厦

女作家

刘湛秋

分类: 生活感悟

见 <wbr>到 <wbr>作 <wbr>家

 

见 到 作 家

 

有一次,我去西单的北京图书大厦买书。当我走进一楼大厅的时候,不禁吃了小小一惊:大厅一侧正在举行签名售书活动,刘心武、刘湛秋赫然在座,二刘旁边还有两位不太知名的女作家。四人一字排开,每人桌前都有一块小牌子标示姓名,热心的或者慕名的读者手中捧着书排队等候签名。

 

场面不是特别的热烈,在保安的监督之下,一切井然有序。照相机,摄影机和捧场的记者自然少不了,但等候签名的读者并不很多,大概也就是三、四十人。是否也该买几本书请久闻大名的作家签个名呢?我估计马上就去排在队尾,不出半小时就可以轮到。

 

还是先看看他们卖的是什么书吧。原来是一套新出版的散文集,一共四册,四位作家各占其一。我对当代作家的散文原本是抱有热忱的,但后来发现作家的浮躁也体现在散文中,个人的吃喝撒拉,絮絮叨叨,家长里短,不厌其烦,惟独少了真诚的情感,少了敏锐的思想,让我慢慢的倒了胃口,转而改读古典文学了。

 

因为从小喜爱文学,作家一直是令我心生景仰的人。自称作家的人以前倒是见过,但真正著名的作家还没有(出现在电视里的不算),今日有幸一睹庐山真面,我不想错过这样的机会。我开始仔细地观察这些我昨日的心中偶像:刘心武方面大耳,头发短而眼睛小,看起来有点像个局长;刘湛秋瘦一些,光亮的脑门,稀疏的头发,戴一副眼镜,不像官人,像大学讲台上的教授;二位女作家,肯定不是美女,却也并不难看,衣着得体,举止自然,有一种知识女性的气质。哦,原来作家就是这个样子。

 

记得有位作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吃了一个鸡蛋,感觉味道不错,为什么一定要见到下蛋的母鸡呢?”作家是通过作品与读者进行心灵交流的,我一直认为作家走出幕后充当媒体明星有一股作秀的味道。歌星、影星需要鲜花和掌声,他们不作秀都不行,可这些人多是昙花一现的人物,过了这村就没那店了。作家不能跟他们比,伟大的作家会因其经典的作品濡养了一代代读者的心灵,而随其作品的流传成就永恒的生命。至于作家的音容笑貌,那不是读者所关注的,也并不重要,读过《红楼梦》的人不计其数,可是谁能说得出曹雪芹的长相呢?

 

就在我袖手旁观,浮想联翩的当儿,一个记者模样的女孩走过来发问:“这套书是您策划的吧?”我一头雾水,慌乱中竟不知如何作答。“对,是我!”说话的是紧靠我右侧站立的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我原来没有注意他,以为他也跟我一样是来看热闹的。我忽然明白了,这人就是所谓的书商,无疑也是这次签名售书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他悄悄地站在人群中是在欣赏自己的杰作,跟我完全不是一码事儿。书商虽然大腹便便,但从他白皙的脸上露出的微笑和镜片后的目光中透出的自信来看,绝对不是粗人,应该是个儒商。但天下所有的商人都只相信一个真理,那就是赚钱,书商也不例外。

 

我这才想起花几十块钱买一本书只为得到作家的签名并不值得。我没有资本做藏书家,我买的每一本书都是用来阅读的,我不想装潢门面,或者炫耀于人。我也不是什么追星族,我已经没有偶像了。

 

我那次到图书大厦主要是想买一本菜谱,以便依样画葫芦提高一下厨艺。我知道生活类图书摆在四楼,于是一抬脚就上了楼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何为哗众取宠
后一篇:再谈善待妓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