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越南喝咖啡

(2011-06-28 10:53:17)
标签:

美食

越南

咖啡

西贡

分类: 吃的狂想曲(我的美食杂文)


在越南喝咖啡
                                        2010年1月  越南美奈

    一丝阳光透过墨绿色丝绒蕾丝窗帘,投射在房间内的竹制摇椅上,木质地板泛着原木特有的光泽,一袭镂花床单柔软地散落在大床上,一角垂向罗马柱状的床脚……

 

    有的人不适合喝咖啡,比如我,喝过之后就会出现心悸、紧张、头痛、皮肤痒等过敏症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为咖啡喝得少,在这个领域的品味也就无从建立,至今依然无法分清摩卡、拿铁、卡布奇诺之间的差别,更不要说分辨不同产地咖啡豆的优劣特点了。在欧洲旅行时,看到老法们每隔几个小时就要来上一杯咖啡,哪怕就是站在街边喝完就走,彷佛喝下的不是一杯饮料,而是一种液态能量一般,只有由衷佩服的份儿。

    但是,越南咖啡不一样。实际上,在以出产优质咖啡豆闻名的国家和地区,诸如巴西、哥伦比亚、牙买加、夏威夷、印度尼西亚等名单当中,并没有越南的名字,可见,越南并不是一个盛产咖啡的国家。那么,越南咖啡为什么如此闻名世界,人尽皆知呢?我想,这与越南咖啡十分具有形式感的制作方式有很大关系。

    在越南,无论是城市街道旁外观普通的本地菜馆,还是海滨度假村奢华的观景餐厅,只要你点上一杯标准越南咖啡,服务生就会为你送上一支透明玻璃杯,杯底已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奶白炼乳,杯口架着一套金属过滤器。过滤器一般为钢制或铝制,因为使用的岁月久远,有的早已凹凸不平,甚至变了形,但这丝毫不会影响过滤效果。将咖啡粉撒进过滤器里,再注入滚水,盖上盖子,利用水的重力,就会有浓郁粘稠到黑褐色的咖啡汁滴下来,由快而慢,直到不再有液体滴下时,咖啡也刚好充满了玻璃杯,真是十分巧妙。此时,移开过滤器,用勺子将咖啡与炼乳充分搅匀,一杯香滑甜蜜的越南咖啡就做好了。

    等待的过程,其实是最美好的,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将自己放空,什么也不想,只是在清爽的海风中,静静盯着眼前的杯子,看滴滴咖啡落下;或者,你可以借用这个等待的时间,与邻桌的帅哥搭讪——我在等我的咖啡做好,你从哪里来?——多么自然的开头;或者,你刚好可以仔细端详一下对面坐的那个人,看他的眼中是否依然还有爱意,愿意与你一同度过所有无聊的时光……

    殖民主义是遭人唾骂的,但被殖民的经历也会给一个未开化的国度带来先进的制度和文化。如果没有法国的统治,越南可能至今依然只是一个拥有绵长海岸线、自然资源富饶的落后土地。没有欧陆风情的古老建筑、没有东西方文化交融形成的独特历史,今天的越南,恐怕难以成为全球旅行爱好者的度假圣地。试想一下,西贡之所以被称为“情人之都”,不正是法国式的浪漫在亚洲土地上的延续吗?一丝阳光透过墨绿色丝绒蕾丝窗帘,投射在房间内的竹制摇椅上,木质地板泛着原木特有的光泽,一袭镂花床单柔软地散落在大床上,一角垂向罗马柱状的床脚……这样的场景,才是属于西贡的性感。

    在越南旅行的十几天里,我们沿着海岸线一路南下,无论是在河内三十六行老街本地老人聚集的菜馆里品尝越南春卷,还是在会安古镇充满艺术气息的小资西餐厅里享受“白玫瑰”,或者是在美奈海滩餐厅一边吹海风一边吃健康水果早餐,一杯香浓美味的越南咖啡都是点睛之笔,令面前的美食更加美味,让自己的心情更加放松。

    因为爱上越南咖啡,所以在离开这个国家前,当然地到超市去买了等级很高的咖啡粉,也买了那种特殊的过滤器回来。然而回到国内,满心欢喜地在自己家动手实践时,却怎么也做不出当时的那种味道。不知道是因为水质不同的原因,还是少了彼时那种浪漫的情怀,亦或是店家在咖啡中额外加了秘制配方,总之,在当地享受到的香浓滋味,在北京却怎么也找不到了。

    也许,我应该再去一次越南,为了越南咖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