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开始大了,恍惚到了中年,开始不愿意多放自己有限的生命在各种娱乐上了,尤其是那种耗费体力又耗费钱财的纯感官刺激,比如K歌、跳舞;次之就是那种需要多人合作,热热闹闹,可以马上开始,又马上结束的游戏,比如麻将、扑克。当然,也还没到了需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研习书法绘画和打太极拳的岁数。现在,突然对各种棋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等,这些一对一进行的对峙,通常将两人置于一个安静忘我的境地,可以浑然不觉外界纷繁变幻,一心只关注眼前的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最近刚刚与一个朋友在咖啡馆里认真求教中国象棋,一盘棋下了一个上午,仍感觉余味缭绕,生发出许多感悟来。
中国象棋似乎在民间,尤其是老北京街头巷尾的老大爷当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一盘棋,两个人,却有一堆人围观的场景恐怕已经定格成了老北京的传统形象。偶尔有路过的,还禁不住要支几招,这样一来,本来就心烦意乱、举棋不定的两人,就越发的心浮气躁起来。
个人体会,中国象棋很讲究制衡两字,也等同于经常说的博弈。如果只看得出眼前的一两步走法,痛痛快快地吃掉对方的几个兵将,恐怕自己很快就会被对方打得落花流水、片甲不留,最后连个保护将军的护卫都没了,更不要说拿什么来将对方的军。开局固然简单,但是很快就会进入一种步步为营的境地,此兵吃掉那个炮固然赚了,但马上那边自己的车就快保不住了。如果必然要牺牲一子,那还是宁可留下那个最灵活最能战斗的车吧,因为它是最可能帮助你胜利的。
这么一联想,要是率军打仗,将军当然喜欢这种指哪打哪、速度进攻、速度护驾的车了,那种在阵前只懂进,不懂退,连拐弯都不成,过了河才能左右移动,依然不能后退的小兵小卒,即便有时候能当个炮架子隔墙打人,也多半是起不了什么决定性作用的,牺牲也就牺牲了,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中国象棋也不像围棋,吃掉对方多少兵将并不决定胜负,而是要巧妙运用那个将相不得直面的潜规则,再加之以另外一边的挟持,最终将对方置于死地。所以,善于掌握游戏规则,并迅速抓住决定胜负的关键,一心只为这一唯一目标用心用力,才能最终胜出。
玩棋思世,做人处事要如车,可进可退,灵活自如,能攻能守,有所作为;内心要清澈,目标明确,路径简洁,不计得失,集中打力,终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