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fall in 海南—海南腌粉、抱罗粉

(2007-02-19 22:42:57)
标签:

美食

旅行

分类: 吃遍天下(各地美食探访)
fall <wbr>in <wbr>海南—海南腌粉、抱罗粉fall <wbr>in <wbr>海南—海南腌粉、抱罗粉
fall <wbr>in <wbr>海南—海南腌粉、抱罗粉fall <wbr>in <wbr>海南—海南腌粉、抱罗粉
fall <wbr>in <wbr>海南—海南腌粉、抱罗粉
fall <wbr>in <wbr>海南—海南腌粉、抱罗粉

 

  海南小吃其实有很多种,例如椰子船、黎家竹筒饭、鸡屎藤粑仔、椰汁板兰糕、苗家三色饭、椰丝长粑、红糖年糕、洛基粽子、甜酸粉、椰挞等等,但是街头最常见又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海南腌粉和抱罗粉了。

  其实很多地方最具特色的往往是一种面或者粉,象四川的担担面和酸辣粉、桂林的米粉、广州的河粉、潮州的牛丸粉、福建沙县的云吞面、老北京的炸酱面、武汉的热干面、洛阳的浆面条、陕西的凉皮和油泼辣子面、东北的打卤面、山西的各种面食……。其实这体现出地方本土劳动人民的智慧:将最简单的米面加入各种调料,制作出味美又廉价的美食,既可以饱腹又是一种享受的过程。三两块钱,路边小摊,袅袅晨烟中怡然自得,让多少远离家乡的游子魂牵梦移?

  海南的粉有两种,一种粗粉,一种细粉,也可以见到扁宽的河粉。海南粉,它由米粉与十几种色味独特的佐料腌制而成的,据说源始于福建闽南。相传明末有一位姓陈的闽南工匠携其母迁居海南澄迈老城。其母体弱多病胃口不开。这位年轻人见当地稻香水好,便用来加工米粉,其母吃后胃口顿开身体康健。于是他开的粉店生意兴隆,他的孝心也流传千里,慕名前来拜师学艺者众多,从此这种白若凝脂、柔润爽滑的米粉就传遍了全岛各市县,被冠名为“海南粉”。
  海南粉是海南米粉大家族中的鼻祖。据《正德琼台志》记载,当时全岛共有一百多个较大的墟市都设有海南粉加工作坊。岁月悠悠,悠悠岁月,如今遍布海南各地的“海南粉”基本都换上了当地市县的名字,如陵水的酸粉、文昌的抱罗粉等等、唯独海口人沿袭并保留了它的原始称谓——“海南粉” 。现在的海南粉,在继承传统制做方法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文化,其味道比原来的要鲜美得多。经营海南粉生意的摊档在海口星罗棋布,老街小巷里或者是市场旁那些装修得并不豪华但清洁干净的小店的口味更地道、更正宗。

  海南粉的条状比海南另一种著名的粉——“抱罗粉”细小得多,口味差别也很大,一般是腌食。它不仅是当地人早餐的首选,也是海口人夜生活中的一大乐趣,而且还是节日喜庆必备的象征吉祥长寿的珍品呢。人们三五围桌而坐,或家人,或朋友,边品尝边细语,形成了海口市的一种人文景观。自古以来这里的人们就把“去吃粉”当作人生一大乐事。海南粉之所以颇受人们欢迎,不仅仅是它独特的口味,更主要是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氛围,人们在品尝它的同时,还可以去寻觅先人的足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每到过节或“公期” 时许多人家里总会准备这道美食招待客人。海口人办婚事,男方一般“做酒” ,而女方则“做粉”——从中你可以发现它作为一种饮食文化的内涵。
  海南粉的制作过程似乎比较简单,据说是先把浸泡过的新米磨成浆,然后用漏勺把米浆过到一大锅滚烫的开水里,再把煮熟的米粉捞起来过冷水,滤干待用。食用的时候,取一团米粉放在碗里,加入牛肉干、瘦肉酥、芝麻、酸豆角、黑豆芽以及香脆的花生,少许盐和酱油,最后淋上一勺用黑木耳、竹笋等熬成的卤汁,一碗诱人的海南粉就这么上桌了。凉凉的粉拌着热热的酱汁,有温度但不烫口。也许你立刻就被眼前这碗红、白、黄、绿相间的海南粉抢占了整个眼球,迫不及待的就想吃个精光。但是先别急,要用筷子慢慢拌匀才入口,爱吃辣的加一点海南特色黄辣椒酱则更起味。如果认为吃腌面口干的话,可以跟老板要一碗滚热的海蚌汤或者猪肚汤,鲜美无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