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人寿换领导,战略又要变了

(2012-04-29 10:30:59)
标签:

杂谈

规模与效益的平衡术,是每个保险企业掌舵人都必须悉心研判并纯熟运用的“看家本领”。

 

(一)战略再变

 

袁力在2012年中国人寿工作会议上曾表示,今年按照“有舍有得”的思路,寿险公司在规模上要守住30%总体市场份额的底线,在此前提下,确保一年新业务价值增长率达两位数以上。“对于寿险公司来说,一年新业务价值和内含价值是衡量公司强弱的核心指标之一。”尤其是2011年上半年,首年期交保费构成中,5年期以下保费占比从2010年中期的35%上升至55%;10年期以上产品微涨4%;5至9年期保费占比大幅缩水了24%。下半年情况有所改观,截至2011年底,5年期以下、10年期以上、5至9年期保费占比分别为48%,40%和12%,较年初分别上涨10%、6%和下降16%。(5-9年期的下降部分,6%给了价值更高的10年期;而10%给了价值更低的5年期---结构上,总体价值并没有提高,可能还略有下降---刚刚开始准备转型

“前任定的发展战略,杨明生董事长基本上不会调整,但会就细节问题做一些微调。”袁力给中国人寿“下了一剂猛药,却没来得及看到疗效,可能就要停药了。”4月25日,一位接近中国人寿高层的人士说。他透露,公司在内涵价值与保费规模不可两全其美的情况下,可能最终还是会冲规模。

 

(二)低迷士气


今年52岁的何刚(化名)在电话里说,37岁即进入中国人寿的他一直没有跳槽过,不过最近动了跳槽去代理公司的念头。原因很现实,代理公司能够给他的首年佣金最高比例达到83%,而中国人寿一款二十年交重大疾病保险的首年佣金为33%(之前曾为37%),第二年为18%,第三年8%,第四和第五年每年5%;十年交首年佣金30%,第二年10%,第三年2%。

一位国寿内部人士称,因监管机构从2011年全面采用新会计准则,很多公司投连险和万能险几乎不计入保费统计范围,国寿的份额回升了2个百分点。据悉,在国寿基层有种“500强与500块”的夸张说法,尽管国寿已步入世界500强,但基层员工收入仅500块。且费用报销链条很长,县级公司经理还得为日常费用垫资。“我们在业务发展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与此有很大关系。”在国寿内部工作会议上,上一任掌门人袁力曾表示。挑战很严峻,被视为保费“调剂器”的银保已失去昔日效应,附加值高的个险渠道之增长又慢于同业。“国寿需要全盘考量新的增长点是什么以及如何激发公司的人气与士气。”


(三)综合金融之梦

 

中国人寿最大的“敌人”就是中国平安,依托综合金融架构,平安极力推行交叉销售,特别是吞下深发展银行后,效应更加显现。打造综合金融集团,在平安的示范下,更成为多家保险公司极力追求的目标。而这也是保险业务本身经营成本较高、盈利能力较差的现状使然。一次次错失良机后,中国人寿至今仍无缘银行、证券、基金、信托等金融牌照,也成为杨超、袁力两届掌门人的遗憾。如今这一心愿随着执掌国寿集团权杖的移交,一并转移到杨明生的手中。

 

(四)同业的竞争

 

平安最早从麦肯锡引入KPI(关键业绩指标)体系,作为集团各机构核心班子成员的业绩考核标尺。调整后的平安,虽然银保和团险都曾出现大幅度下滑,但相应的FYP(首年保费收入)等指标却有大幅度提升。经过数年近乎“休克式疗法”后,平安寿险的个险业务在公司整体业务中的占比迅速提升。进而支撑了近两年来,经济下滑周期中,平安寿险相对稳定的保费收入。2011年,平安超过七成的个险续期保费,是支撑平安寿险对抗经济周期的利器之一,也令其余各家艳羡不已。

(五)未来人寿

2004年至2011年的八年间,中国人寿的市场份额从46.9%一路退守至33.3%。其中2010年市场份额缩水最为严重,逼近31%。以中国人寿目前的体量,再像过往保持每年两位数字以上的跨越式增长几乎不可能,正常年份保持个位数增长,尽量不出现负增长,业务平稳发展,不大起大落,是目前国寿比较适宜的发展速度和状态

 

注:以上节选于最近关于人寿的两条新闻报道,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原文。我把握兴趣的内容节选了,加上小标题方便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