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寿险保费的三大优势及其根源

标签:
杂谈 |
平安寿险保费的三大优势是:增速更快、收益更高、发展更稳健
(一)
http://s2/middle/43b1d067gf49923950271&690
04-11年,中国寿险有3次发展低谷,但平安只有在未上市前低谷了一次。09年寿险低谷,平安高速发展,11年再次低谷,平安依旧有百分13.7的增长.
http://s11/middle/43b1d067gba8eb23a613a&690
http://s8/middle/43b1d067gba8eabe95077&690
通过这两张图,我们可以发现平安的保费增长极为稳健,而其他的保险公司则大起大落。一年上天,一年入地。
(二)
平安的保单卖得更多,一方面是因为他万能险做得更早,同时,万能险的策略既具有前瞻性和灵活性。
比如一款名为“平安智盈人生终身寿险(万能型)的产品,自2007年上市以来,已经累计成为821万客户。2010年,在就有300余万名客户购买了,即平均每10秒就有一位客户买入,创造了寿险销售的一个奇迹。(保险的产品其实本质没有太大区别,区别更多是策略性的,只是精算师眼花缭乱的设计以及对市场节奏的把握和控制)
(三)
平安的保费不仅快速增长优于同行,同时他所公布的利润率也高于同行,这引发了人们对平安利润的质疑。以07年平安的新业务利润率为例:
http://s9/middle/43b1d067gba8ec9f80f38&690
经过分析,人们得出四个结论:
新业务利润率国内差异四大原因:
1、平安十年以上期缴比例较高,且期缴产品保险年期较长;(期缴优势)
2、平安精算费用率假设较低,为85%;(费差优势)
3、平安万能险占比较高,而万能险利差假设为120bp,高于分红险之60-70bp;(万能险在不同情景下,利润率不同,有些时候甚至收益超出分红险)
4、平安投资收益免税比例假设为18%,而国寿假设从2007年25%降至2017年14%(税收)
此外,人们还发现,中国的保险业务的利润高于国外。
新业务利润率国际差异四大原因:(国内的保险比国外利润高)
1、在5.5%的投资回报率假设下,国内分红险利差自留比例达20%,高于国外之10%;
2、国内万能险利差水平约120bp,高于国外之60-70bp;
3、国内分红险利差水平300-350bp,高于国外之200bp;(以上三点为成本优势)
4、国内代理人佣金率受监管层控制,为30%-40%,低于国外之50%-60%,(人工成本优势)使国内寿险公司资产规模积累速度更快,利差收入更高。
估计我国寿险新业务利润率能够维持25%左右的水平。长期而言,我国上述四大优势可能逐步消退,但另一方面,我国精算假设比国外同行保守很多,(风险折现率-投资回报率)达6%,而国外平均水平仅1.3%。因此,未来精算假设逐步靠拢国际水平将对冲前述优势消退的负面影响。
(四)
平安的寿险的利润率高于国内同行,核心的原因在于平安的结构优势。
http://s8/middle/43b1d067g790e4a43d447&690
平安个险业务强大,银保比例最低。银保渠道卖的产品大多比较简单,而个险可以卖高质量的期缴。
平安期缴占比较高。2008
年,我们估计平安寿险续期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58%,而国寿占31%,太保占29%。而高比例的续期保费堪称“寿险公司成熟的标志”。因为期缴业务利润率较高,而且能够带来保费收入的稳定增长(特别是十年以上长期期缴)。
http://s15/middle/43b1d067gba8eea95e04e&690
试想,如果A 公司主攻20 年期缴产品,而B 公司主攻5 年期缴产品,C 公司主攻趸缴产品,那么结果会如何呢?
结果是,经过 20 年的发展之后,A 公司得以累积起20 年的资产规模,“腰缠万贯”、“财大气粗”,利差非常丰厚,而B
公司则可以累积5 年的资产规模,其资产规模和利差收入可能只有A公司的50%左右,至于C
公司,由于没有期缴产品,永远无法积累足够庞大的资产,资产规模和利差收入或许只有A
公司的15%左右,这种寿险公司实质上已经“沦落”为财险公司了。以上差异也就是全球范围内寿险公司市值普遍超越财险公司的主要原因。
如果 A、B、C 三家公司在发展初期规模相似,那么最初的几年中,或许呈现此起彼伏地竞争势态,但是就长期而言,A
公司最有希望超越同行。从投资者的角度看,也可能更愿意下注在A
公司这一边。因此,看寿险公司,保费规模固然重要,但保费结构,就长期而言,至少是同样重要的。
从去年开始,由于银保渠道受限发展,所有的保险公司全部转型:开始注重个险,大力发展期缴。但平安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后来者需要数年才能赶上。同时,平安控股深发展,在酝酿高质量的银保渠道,毕竟,国外的银行渠道是寿险销售的主要渠道。可以预期,未来一两年,平安整合深发展介绍,将开启银行大卖期缴高质量保单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