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塘水依旧

(2010-02-20 16:07:57)
标签:

老宅

亲情

情感

分类: 案牍

    苏北农村,屋子的前后总会有大大小小的池塘。在老家,我们把它称作“汪”。

    小的时候,没有问过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汪,只知道夏天时,雨后贮了半塘、一塘水,整天里的,我们泡在里面,钻猛子、打水仗,搅起底下的泥,水浑如浆,而孩子们犹自高亢,直到泡紫了嘴唇,才会爬上岸,一丝不挂的回到家吃饭,或是到树荫下躲着太阳。到了冬天,稍浅的塘是要干涸的,深一点的仍存在着多多少少的水,三九腊月,结上冰,拿着木棍或是砖头使劲敲下,查看冰的厚度,或是用脚在边上用力跺跺,如果冰有三指厚,或者脚跺不破,我们就会高高兴兴的走上冰面,滑冰玩。那时穿的,多是妈给衲的布棉鞋,要想滑得动,最好的办法是撬起巴掌大小的一块冰,一脚踩上,一脚后力后蹬,人就会在冰上滑起来。

    那时人闲,没有人到城里打工。收种两季后,夏天聚在树底下,搭条毛巾,拿着蒲扇,下棋打牌聊天。冬天把手互插袖中,在家门口晒着太阳不紧不慢地说着闲散的话。家不闭户,人无隔阂,没有功利,没有提防,只有浓得化不开的乡情。

    家中门前塘边,有一株枳树,满身都是长长的刺,白花开后,结金桔大小的果实。上学后,有一天读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后,就把它作为了枳。直到现在,每次回家,都会走到塘边,看看水,看看枳。

    农村盖房子,需要取土堆宅,只有垫高了宅,盖了房子,才不怕水泡。所以,这大大小小的汪,都是盖房取土形成的。一般地,邻里几户、十几、二十几户的,盖房子东西排开,便会在南边取土垫宅,汪相连,宅同高。要是谁家的男孩多,结婚盖房,有时都要从老宅前的汪里取土,谁家的汪就会被挖得比别家的深。所以,有时候到了村里,走走看看谁家汪里有水,或是干时塘深,基本上便知这一家应该是比别人多养了儿子。

    前两年,家中屋破。父亲心情不好,对我说,这辈子,他最怕的一件事,就是盖房子,盖了自个的,盖老大的,接着就是老二、老三、老四的,唉,没隔两年就要盖房子。说这话儿的时候,老人家脸带愁容。听了,心里一酸。

    春节回到家中,一家人聚在一起。看家中空空荡荡,没有任何值钱的家具,父母亲单独生活在一起,相依为命,虽然子孙满堂,但一年到头除了这几日各自从打工生活的城市返回家中,围在老人膝下外,都要守着一片宅院,盼着儿女的呼吸声音,不由叹息一声。

    来到塘边,枳树在,刺尖枝青,塘中水略结薄冰,映着岸边的枝杈。雪未化,塘卧雪中,一片洁白中静谧无声,如此简单,如此朴素,一如父母的生活,无欲无求,淡然天定。

    塘水依旧,亲情更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