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的时候,地里的麦苗正在拔节吐穗,油菜繁花落尽后,将会挂满细细密密的荚。
整个学校没有院墙。最大的操场三面临地,与庄稼一路相隔,没有水泥地面,更没有塑胶跑道。操场原是沙土的地,是从远远的地方拉来粘粘的淤泥,撒开了、拌匀了、整平了、压实了,平平展展的,时时处处散发着土香,知名不知名的小草到处展现着顽强的生命力,倔强的生长着,除了冬天的枯黄外,其他季节随处开着点点滴滴、五颜六色的花。
母亲的眼睛坏了,二十年来近乎在黑暗中摸索。
可是,近乎在黑暗中摸索的母亲,心却敞亮。她恪守着她的信仰。早年的时候,无论风雨,周日的上午都会让她的子侄把自己送到很远的教堂,祈祷,歌唱。后来,附近新盖了教堂,她便跟随邻近的教友一同前往。而今,年迈的母亲走不动这么多的路,只能在家默念祷告,心却更加虔诚,祈求上帝呵护她的子孙平安、顺利。
母亲每天的生活静如秋水。本该多子多福、儿孙绕膝,乐享晚年的老人,却在自己哺育长大的子孙一个个走向外面的世界,各自奔波、忙于经营各自生活之后,归于孤寂。热闹的,也只是节日里赶回家的孩子们围坐一起,吆五喝六的一顿大餐,饭后尽散。可仅此,也是老人无比的欣慰,在儿孙的怀抱中,应答了儿子叫一声妈,回应着孙子喊声奶,在弄清了面前的小三小四、孙五孙六后,一句“我的乖乖”,满面慈祥,却让孩子们禁不住热泪盈眶。
上次回家,妈说没什么东西送给她的小孙女,就从床头端出小筐。小筐里如米粒大小的东西铺满筐底,她摸索着捏起两个如鱼钩状的东西,弯弯的钩柄上穿着三五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环形小件
晚上,陪闺女到家乐福买明天秋游吃的零食。人很多,满满的都是带着孩子的家长,看来,秋游的学校还不是一个。
转过一排货柜,偶然间看到前面两米远的地方有一女的弯腰在右侧的货柜上挑东西,前面的推车里坐着一男孩。一个男的恍忽从她的身后过来,来在我和那个女的中间。那么一瞬,似乎都停顿了一下。有种条件反射般的感觉,不对劲,我就盯着眼前的那个男的看,差不多近四十的年纪,1米7多的个,脸上的表情怪怪的味道。
我俩正在站着相互看着的时候,那女的突然大叫:我的钱包哪去了?!我的钱包谁拿了?!
周围人的目光都被叫声吸引过来。立刻,我知道发生了什么。
我俩还在对视着。当那女的转过身来直面离她最近的这个男人时,他打开手掌,一个红色的钱包,类似钥匙包的大小,展开在女的面前,并说:你的包掉地上了,我帮你捡了起来。
女的一把抓过钱包,厉声责问:什么掉地上的,你怎么掏的!!
男的没有丝毫迟疑,立即朝前面走去,回头看着我,左转后消失在人群。
&n
喜欢看球赛,是因为运动中那一种拼搏的精神。
一场球赛,过程无论多么跌宕起伏,却总是90分钟,一个皮球,三两进球,简单不过如此。但快乐却不如此,每一次传切跑动,攻来守去,都会让你的心跟着球一起滚动,紧张激动。进球的狂欢后,松开的双手中,也有攥出的汗珠。10年前的6月,守在电视机前看完罗马与帕尔马的比赛,罗马夺冠巴蒂圆梦时刻的幸福还不是留下最深的记忆,最难忘的是被疯狂的球迷扒去球衣仅剩内裤的帕尔马门将布冯,那一脸轻松的笑。
只是工作以后,入轨的生活随着时光平缓前行,波澜不惊。人如泡在温水中的青蛙,在舒适的水温中舒展四肢,松散的是肌肉麻痹的是神经。能直面平淡的生活,既是一种忍耐的功力,也需要自嘲的智慧,否则,人到八十也是愤青,火火的脾性,满身的峥狞,大事小事,难免争上一番,打破了平静,也难安宁。
想想,人生正如看球赛。20年前看球赛,疯狂。10年前看球赛,欣赏。现在看球赛,木然。不是踢的不好看了,是人老了,圈小了,回头看看,没人跟你一起喝彩了。
无人喝彩的生活,归于平淡。平淡并不
生活如浊水,只有淌过了,才知深浅。人生需历练,凡事经过了,才知酸甜。
十几年前开始学法的时候,怀惴着无比的虔诚,法的理念在心中萌动。几经努力,手捧律师资格证的时候,心情激动,梦想着庭上庭下,在调查取证中丝分缕析,在对簿公堂中定纷止争,以己所学、尽其所能,维他人之权,张法律之正,护法律之威,让公平与正义通过自己的努力彰显于朗朗乾坤,实现人生之抱负。
遗憾地是,也许由于个人性格过于中庸,最终没能走上律师这一行。但对法律仍是情有独钟,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给自考的、夜大的、成教的学员们讲学,水平所限,难登大堂,好在自己尽心尽力,并无误人子弟之嫌,
车过,扬起一片黄尘。手拉紧女儿,告诉她捂上嘴。从家到学校,这不足百米的距离,如今走来,却是煎熬。修了又扒的拉链马路,已经习惯于人们的生活之中,路过的人,紧蹙着眉,或口中或心中骂个娘,继续前行,一如继往着自己的生活。
前一阵儿,全市掀起了“护校行动”,重点治理学校上下学时间的通行和安全问题。这是好事,每一个家长都会发自内心的支持。活动启动的那一天早晨,一如既往的拉起闺女的小手准备过马路。看到一位美丽的交警姐姐走了过来,从我前面的家长手中接过孩子,微笑着对家长说请回吧,我带着过。闺女见了,歪着头冲着我天真的笑,我回她一个鬼脸。绿灯亮起,跟在交警姐姐的后面过马路。人到路中间的时候,感觉不对,马路对面怎么这么多的“长枪短炮”?在此起彼伏的闪光灯中,木纳的我赶紧拉起女儿斜刺里跑过去。身后传来警察的声音:不是太好,再来走一遍。听了,如吃了苍蝇,恶心的想吐。
站在学校划定的学生通道的一头,看着说过再见后向校门走去的闺女的背景,一束单辫在风中左摇右摆,直到拐入校门从视线中消失,才安心的去赶自己的班车。有意思的是,自从那天早晨见过美
今年冬天分外的冷,干干的冷。
办公室在一楼,中央空调的热风一天到晚的吹着,可还是感觉脚底的凉意隐隐地浸着。机关里熟悉的人走在一起,也会把温度作为话题。早也知道,曾经中国人笑话自己见了面总是问起“吃了没”、“吃了”,土!不如外国人,人家都跟着时间说X午好,谈着的都是天气,绅士,挺让人羡慕一阵子。现在好了,我们见面也谈天气了,从这点,多多少少也能说中国人真的更文明了。
只是,在谈天气变得愈发自然的同时,自己心底的疙瘩却更纠结。
上初中那会儿,邻家男孩活泼调皮,喜欢拿前村后落的人说事儿,每每都能成为经典,让大家笑过之后还能记住好久一阵。记得他站在一老头身后,看着后脖数衣领,然后表情丰富的告诉大家老头把所有的衣服都穿在了身上,比划着厚厚的一沓,逗乐了大家跟着一阵哄笑。
今天想起,心却悲凉。面对冬风,再厚的单衣叠穿在一起,又能挡得了几分严寒?
好久没回老家了,电话中总会问起父母的身体,听到的仍都是很好的消息。心慰的同时,负疚愈深。年近九旬的一对老人,辛
标签:
秋凉
菊香
人心慌
杂谈
|
分类:
胡言乱语
|
办公室背阳朝阴,属于除非地球南北颠倒,否则永远见不着阳光的那种。
前段日子,去食堂的来回路上,总有桂花香扑鼻而来,禁不住促起鼻,贪婪地深深吸上几下,神清气爽。院内新种的除了大片的草坪,就是长青的景观树。上下班的路上,人猫在班车里,已经近乎麻木地忘记了还会看窗外的风景,几乎想不起叶落叶生。
昨天早起,妻给女儿穿衣的时候,翻出了毛衣。送闺女上学,看到叽叽喳喳地孩子们一个个套着校服已显“臃肿”的样子,知道了,天冷了,真的冷了。
风吹过来,明显地带着肃杀之气,感觉到凉凉地冷。路边的行道树,叶已泛黄,失去了水灵,也就难觅生机。
天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始而复返。人有幼少青中老,从懵懂到睿智,却是直通墓地。同是变化,情形各异。特别是工作以后,人算入了世,也就开始按部就班的书写人生的轨迹。别得不好说,但最强烈的感慨,莫过于这时间过得太快,二十到三十初头的人生最最美好的时间段,不经意间悄然而逝。
本来,秋风送爽,该是稻黄蟹肥的收获季节,闭上眼浮现的是一片丰
有时想想,这世上,能让自己记住牵挂的,第一位应该是家人亲戚。第二位的,有可能就是自己的老师。
家人的牵挂缘于血脉相连,浑然天成,水乳相溶,自然一体。
对老师的感情,不单纯是敬重。坐下来,从小学开始算起的时候,好多的老师可能已经在记忆中淡去,但每一个年级、每一个学校生活,都能记起三五张面孔,或和善慈祥,或刻板严谨,风格迥异,学识有别,但都有一种师者的风范。
很难能清楚的记起老师上课时的内容,但不会忘老师在课堂挥洒的风采。同学聚会的时候,越是小的时候趣事越多。在一起,你一个、我一个的谈起班级里的那些事儿,总离不了与老师的关系,你会突然发现,过了这么多年,竟还有那么多的事情印在大家的脑中,没有引头的时候,无法想起,偶一挑头,顿觉泉思如涌,往事如幕,幻映出张张情图。就是谈到老师的惩罚,也是那样的亲切。
后来,自己上了师范大学。遗憾地是自己没能做成老师。但在实习和毕业后的一段时间里,当过老师,教过学生。大学的时候,老师们都是拿着杯子上课的,当我也拿着水杯走上讲台的时候,没想到
小女开学上二年级。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儿,就是问闺女开学的事儿。
从她的书包里一边向外掏书,一边问她进了校门,拉着一女孩又蹦又跳的,那是谁啊?闺女说出一个名字,说你连她也不知道?我还真有点愣,问:她是个女的啊,我一直以为是男的呢。闺女看着我,满是不屑。
又问,你教室是几楼?坐第几排了?同桌是谁?老师换了没?新书发了没?给你带的水喝了吗......
这么多问题,俺还得变着法儿问,既不能把闺女问烦了,也还得让她高高兴兴的说。看着闺女高兴地小嘴叭叭地说,听得俺心情舒畅!
晚饭后,找来A3纸,给闺女包书皮。闺女说,对的,老师就是说最好用白纸包。看她的兴奋劲,俺心里竟也美滋滋的。
包书皮,俺可是挺拿手的。想自己上学的时候,包书皮最好的纸是挂历,光滑又有韧劲,包出来的书既规整,又有漂亮的图案,还耐磨。只是那时候,挂历却是稀罕物,不是每家都有的。况且,即使有,更多地是被一张张分开,贴到了墙上,当画了。白纸也是不行的,得用来钉本子做作业。于是,包书皮,只能用报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