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日。
天气预报:多云,气温21到26度,这是夏日里最为理想、体感最为舒适的天气。
女儿单位昨天团建回来较晚,本以为今天能睡个大大的懒觉,不想比平日只多睡了一小会儿就起来了,原来今天有约。
早饭后,女儿出门,我们也准备出门,去看看患病的姨妈。老地方买了姨妈爱吃的鲍鱼,又买了水果。又一次接受放化疗,姨妈的气色看上去还不错。
休息日,由于早餐较晚,家里通常都是吃两顿饭,今天也不例外,但吃什么还不知道。“再买个鲢鱼头吧。”LG说:“上次做的挺好吃。”明明上次做的失败了好不好。做成那样了还想吃,这得有多爱吃啊。
说起来还真有些无语,家里的“一大一小”明明是地地道道的海边人,不知为什么却不大喜欢吃海鱼,反而对淡水鱼情有独钟。因此,不管是鲤鱼、草鱼还是黑鱼,也不管是酸菜鱼、水煮鱼,家里常买常做,爷俩也是百吃不厌。上周去菜市场,一家淡水鱼摊位上的货品全乎更新鲜,一排大大的鲢鱼头格外诱人。脑海中随即浮现出鱼头炖豆腐的画面,已经很久没吃这道菜了。今天做个酱焖鲢鱼。说与LG,人家不大信任地看着我。“放心吧,一定会做好。”我信誓旦旦地说。
二斤多的大鱼头买回家,按部就班地做熟,装盘上桌,刚一进口,就吃出了一种苦苦的味道。鱼胆没取出来?血没洗干净?俩人边吃边找原因。鱼肉苦味儿不大,汤汁简直苦若黄连。将就着吃完鱼肉,也不知道究竟苦从何来。
于是咨询摊主,苦味儿源于鱼体内的一层黑色的薄膜。难题得解,再买一个试试看吧。今天买了口感更好、营养更丰富的花鲢鱼,价钱比看上去没什么分别的白鲢鱼要贵上一倍。摊主特地选了一个品相好的,又细心地帮忙去掉了那层黑膜,心满意足地回家。

将鲢鱼头里外清洗干净,尤其黑膜、血污,一定清洗干净,一丁点都不能留下;


鲢鱼头清洗干净后,加白胡椒粉、淀粉、料酒适量抓匀略腌;

起锅,爆香花椒、八角、香叶,加豆瓣酱适量炒匀,然后加葱姜蒜煸炒;

锅中加水,放入鲢鱼头,水量没过鱼头,锅中加糖、盐、料酒、生抽适量,再加入泡洗干净的香菇几朵、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两片,大火开焖;

待鱼肉熟透,汤汁收稠,点缀葱花香菜,装盘出锅。



检测实验成败与否似的,收紧喉咙、皱紧眉头,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终于不苦了,鱼汤鱼肉统统不苦。实验成功,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看来,不了解食材绝做不出好菜。接下来就可以慢慢地、细细地品味了。鲜香的豆瓣酱有效地化解了淡水鱼特有的“土腥味儿”,几片花肉、几朵香菇也有着相似的功效,多管齐下,确保了鲢鱼的味道鲜香无比,这可是不想外传的独家秘方。
买鱼时不大放心地问过摊主海滨城市淡水鱼的产地,答案是距市中心近200公里的碧流河水库,一个听起来就感觉清澈宜人的名字。这座水库是城市的“水碗”,环境、水质一流。水库中养殖的淡水鱼种类繁多、个大肥美,味道十分鲜美,完全可以放下心来,大快朵颐,爷俩爱吃就吃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