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吃不够的海蛎子—我爱吃海鲜(209)

(2022-07-05 07:48:27)
标签:

健康

美食

杂谈

分类: 舌尖上的四季

吃不够的海蛎子—我爱吃海鲜(209)

海蛎子,俗名,是我们本地人的叫法,其学名叫牡蛎。有资料显示,海蛎子是世界第一大养殖贝类,是全球性分布的海洋生物。换句话说,只要有大海的地方,就不难发现海蛎子的影踪。

   说起海蛎子,对于一个大连人来说,有着满满的亲切感、幸福感。因为海蛎子除了好吃、爱吃,其之于大连又是别称、代名词,甚至口音的味道。尽人皆知,大连人说话的口音带有“海蛎子味儿”,说法的由来,据说完全是因为大连人爱吃海蛎子,这得有多爱吃啊,将整座城市冠名于此,这在世界上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吧。

   大连人爱吃海蛎子,皆因为大连处于北纬39度,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以及优质的自然环境,使得产自大连的海蛎子个大肉厚、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极高。当然,拥有如此优质的食材,大连人更会吃海蛎子,生吃、凉拌、蒸煮、煎炸,清炒、炖菜、汆汤、入馅儿,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鲜活的海蛎子,尤其秋冬季,怎么做怎么好吃,怎么吃也吃不够。

   然而,由于每年的春夏季节是海蛎子的产卵期,海蛎子产卵,用大连话说就是“反浆”,海蛎子肉质就会变得瘦软,口感发柴,味道也不再鲜美,因此,只能忍痛割爱,苦等下一个旺季到来。

   常去海鲜市场,虽然正值夏季,海蛎子却并未绝迹,剥好的蛎肉,一盒盒的,带壳的海蛎子,堆积得小山一样高,好多家都在卖。看着已经撬开的半壳里,肥肥大大的海蛎子,终于没能忍住,管他反浆不反浆,先买了再说吧。

   那天买了几只,店家帮忙撬开,回家直接生吃,个头、口感、味道,都还不错,只是多少有些担忧,毕竟是生食,夏季高温,健康安全考虑,应尽量避免。

  周日去市场,海蛎子摊前习惯性驻足。今天的价位是15块钱两斤,花了12块钱买了8只,相比夜市上10块钱一只,便宜了不止一点点。气温渐渐升高,今天无论如何不能生吃了。照例是摊主帮忙,这次只敲开一个小口,足够方便地开壳剥肉。

用厨房小刷将海蛎子外壳尽量刷洗干净;

吃不够的海蛎子—我爱吃海鲜(209)

刷洗干净的海蛎子放入蒸锅蒸;

吃不够的海蛎子—我爱吃海鲜(209)

蒸锅上汽后蒸5分钟关火(时间视海蛎子个头儿大小灵活增减)

吃不够的海蛎子—我爱吃海鲜(209)

吃不够的海蛎子—我爱吃海鲜(209)

时间到,不用撬,从侧面开口处一眼就能看到海蛎子肉,肥大、饱满、完整;用手轻轻一掰,外壳就会掰掉,证明火候恰到好处。剥出蛎肉尝尝,不借助任何调料,味道、口感真的略逊一筹,心中不免有些遗憾。

   一年四季,一季有一季的花开,一季有一季的美食。好吃的东西都会有季节,逢时按节,才能与美食不期而遇,即便再爱吃,也要耐心等待下一个美好的时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