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文化历史杂谈 |
分类: 游走千山万水 |
西湖,杭州西湖,国家5A级景区,国内唯一一个胡泊类文化遗产,在包括北京天安门、上海外滩、南京夫子庙等在内的全国最热门旅游风景区中位居榜首,是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说来奇怪,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说起西湖,心中就会有一种温情浪漫的感觉。
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在其畅销书《文化苦旅》中写道:“我到杭州最大的享受之一,是找一个微雨的黄昏,最好是晚春季节,在苏堤上独自行走。只让一个人充分地领略水光山色、阴晴寒暑。”虽然没能像秋雨先生那样有所选择,但巧合的是,我们到达西湖走上苏堤,正好也是在晚春季节一个微雨的黄昏。
我们是从花港观鱼景区走进西湖风景区的。花港观鱼是西湖十景之一,别以为这是一个只有四季鲜花和观赏鱼的小景点,有一位博主曾经花费了数年时间,执着地拍摄一年四季、风霜雨雪之下景区内鲜花和观赏鱼的不同状态和景致,并写下了几十篇图文并茂的博文,能将一个景区如此完美、精致、全面地展现出来,该令多少人羡慕不已。而这样的园景区至少还有九处,雷峰夕照、曲院风荷、苏堤春晓、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双峰插云、南屏晚钟、断桥残雪,这些美景一年四季、风霜雨雪尽显其美,想要恰逢其美地游览绝非易事。
除此十大美景,整个西湖景区共有100多处景点,60多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20多座博物馆。这样的大西湖景区别说尽兴,就是走马观花也是个大工程啊。
由于晚上还要赶场去观看《宋城千古情》的演出,因此在西湖景区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时间,不枉此行,我们决定乘船游览西湖。
蓝莓样不知名的野果,绿茵茵的草坪 ,边走边观赏着。走过花港观鱼景区,距离湖边也只有几步之遥。站在湖边,一眼就看到了雷峰塔。
雷峰塔,初建于977年,是吴越忠懿王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而建,因其所在的山峰叫雷峰而被称为雷峰塔。1924年,由于人们愚昧迷信,拆塔取砖,终至塔塌。
乘上双层游船,烟雨氤氲中,新建的雷峰塔的金色塔刹仍然金碧辉煌,耀眼醒目。“西湖美景三月天哎,春雨如酒柳如烟哎……”船舱中飘出优美的歌声,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的插曲,词应景、曲动人,一段美丽的传说引起了一阵遐想……
湖面水波荡漾,游船来来往往,四周群山环绕绿意葱茏。“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白居易的诗句为此情此景直接描绘出了一幅山水图卷。船前方出现了一座绿色的岛屿,岛屿前方的湖面上,三座低矮的石塔影影绰绰,这就是三潭印月。西湖最大岛屿、岛中岛、一元人民币背面图案,湖中三座石塔,月圆之夜,天上、水面可映出共计33个月亮以及“虫二”石碑的传说等等众多自然人文景观共同成就了三潭印月景区为西湖第一胜境。
船头在调转,远处山峰上矗立着一座尖塔,似窈窕美人。这就是保俶塔,始建于1000多年前的五代时期,历经多次修建,至今仍保存完好,与雷峰塔遥遥相对,同为西湖著名地标,素有“雷峰似老衲,保俶似美人”之说。说到美人,塔下就是著名的断桥,才子佳人偶遇邂逅的幸福之地。桥面上常年人流如织,大家都在渴求一段美丽的邂逅吧。
几十分钟很快过去,游船回到了码头。下了船,我走上苏堤。
彼时,哪有什么西湖,只不过一处咸水湖、沼泽地。为了造福一方百姓,1000多年前,先后有两位诗人市长来到杭州。大诗人白居易,无暇舞文弄墨,化身水利专家,亲自率众清淤筑堤;另一位是大文豪苏东坡,两度为官杭州,完全忘记也放弃了诗人的身份,成为一名颇有建树的水利工程师,使西湖有了现在的模样。以其姓氏命名的堤坝是人们对其最永久的纪念。苏堤上几座桥梁上的雕饰考究精美,依然清晰可辨。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大诗人以心目中西子美人的形象用心打造出的西湖美景自然无可比拟、无法超越。
湖边漫步,山、塔、湖、船、花、树,随手一拍就是大片。岸边的湿地、草丛,甚至被人们踩出了最佳拍摄地印痕,对上脚印,果然角度、位置绝佳,任你尽情拍摄。
“四面望青山,浑如蓬莱间”宋朝王氏的《西湖曲》将西湖的美刻画到了极致。环顾四周,群山之中,如果不是一面对着市区,能够看到现代高楼,我也一定会将眼前的一切疑为仙境……
诗人、文化、自然、人文、传说,由这些基因密码所组成的西湖真的很温情、很浪漫,我之前的疑问终于也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