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美食杂谈 |
分类: 舌尖上的四季 |
新周开启,一同到来的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暑”,意即“出暑”,暑热离开、即止之意。民谚“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形象地说出了处暑之后虽然还有“秋老虎”,但暑热已成强弩之末,不再蓄势。
与热热闹闹的吃吃饺子、面条、烙饼数数三伏相同,“处暑”也有着相应的吃食,吃鸭子、泡药茶、开渔节上吃海鲜等等都是流传已久的时令习俗。
鸭子,南京盐水鸭还没吃完,就在冰柜里;药茶也极易满足,唯独“开渔节”仨字令人馋涎欲滴又束手无策。本地的“开渔节”——“开海”尚需数日,尝鲜,除了等待也只有无奈。
休渔期内,不能大快朵颐心仪的海鲜,尝尝小海鲜还是可以的。毕竟是个节气,该有的仪式还是应该有的。最具仪式感的自然是饺子,今天就包饺子吧,爱吃的蚬肉韭菜馅儿。
收拾停当去购物,买蚬肉时,老板慵懒地不愿意多费力,这种事情还是第一次遇到,眼见着蚬肉的量不够,也不愿意多费口舌,回家想想办法吧。于是,又从冰箱里拿出一袋虾,按部就班地准备起来。
韭菜摘洗干净、控净水分、切末,倒入食用油适量轻轻拌匀以防水分渗出;
鲜虾清洗干净,去壳去虾线,切成丁状,加盐、食用油适量;
现剖现买的蚬子肉清洗干净,切小块儿,加盐和食用油适量;
几种食材混合,轻轻拌匀成馅儿;(馅料的盐量分别加在虾仁和蚬肉中,因此,不必再加,以免下汤)
和面擀皮,取馅儿适量包成饺子;
锅中烧水,水开放入饺子,“三开三点”,即水开一次锅中加水适量,如此反复三次,水再开,即可捞出装盘上桌。
热气腾腾的饺子上桌了。原本计划包成两种馅儿的,图省事儿一起包了。同时用两种海鲜包饺子还是第一次。好奇地尝尝,还是那个熟悉的鲜味儿,蚬肉有蚬肉的鲜,虾仁自然是虾仁的鲜,两种海鲜并不“打架”串味儿,各司其职,完美发挥。不按常理出牌,一样可以做出美食。突然想到了那些由于“失误”、“临场发挥”而诞生的美食、名吃……
小提示:
1,韭菜摘洗干净,控净水分再切末,以防渗出过多水分;
2,蚬肉一定要现剖现买,以免影响口感;
3,将馅料的盐量分别放在蚬肉和虾仁里,并且先盐后油,避免盐与韭菜直接接触,渗出汤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