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历史杂谈 |
分类: 游走千山万水 |
古镇木渎山青水绿,风景绮丽,素有“江南第一镇”、“秀绝冠江南”之誉。由于明清文化遗存丰富,尚有保存完好的私家园林30余处,因此,同时又享有“园林之镇”的美誉。众多的私家园林中,其中有一座最为著名,也最为传奇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次都幸临过这里,游历、看戏、品茗、用膳、吟诗、弄墨,直到夜幕降临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被戏称为乾隆的民间行宫,这就是虹饮山房。
虹饮山房,这座江南著名园林,原为清初木渎文人徐士原的私家园林。徐士元本为落第秀才,风雅文人一枚,由于癖好“嗜酒”而且酒量很大,因此号称“虹饮”,因家宅毗邻虹桥,“虹所饮者,桥下之香溪也”,故得名“虹饮山房”。
走进虹饮山房,一眼就会看到大门匾额上的“虹饮山房”四个大字,这是由刘墉所书。提起刘墉,有些人一时会感到陌生,但换一种称谓便会恍然大悟,他就是宰相刘罗锅。刘墉擅长书法,又多次下榻于此,于是特向主人赠送墨宝。
虹饮山房建筑恢弘大气,用料考究。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叫作翠幄亭。亭子复檐攒尖,让你一下即可见识到真正的飞檐翘角。
舞彩堂,乾隆帝召见臣子议事的场所,“程子四箴”的牌匾同样出自刘墉之手,字意俱佳。
乾隆皇帝多次幸临虹饮山房,留下了许多御用之物,其中最为珍贵的是二十道圣旨和一把龙椅,龙椅是虹饮山房的镇宅之宝。龙椅由千年紫檀木打制,上有九条金龙,十分稀有名贵,彰显着天子的尊贵。
厅堂后部就是戏台“春晖楼”。“房主”徐士元虽嗜酒如命,酒量极大,但从不放浪形骸,始终保持着读书人的品行。百善孝为先,徐士元可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宽敞的庭院中,徐士元为双亲二老建造了一座戏台,使他们可以在一个个佳节吉日里方便舒适地听曲看戏,尽享欢乐。有趣的是,乾隆帝每下江南,必到木渎,必到这里看戏,将原本精致典雅的戏台平添了几许皇家风范。时光荏苒,朝代更迭。今年是牛年,台前的“角儿”是一群憨态可掬的小牛。
虹饮山房还设有科举馆。馆中展出众多珍贵文物,其中一份状元试卷格外引人注目。整个卷面没有一处涂改,可谓一气呵成。字迹,应该称为书法更恰当,功力了得。细看字里行间的圈圈点点,显示着用语的精彩,这是毋庸置疑的状元,这是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令人叹为观止。
又是一年高考季,高考的准考证必须贴有考生的照片以防作弊。古时科考没有照片,如何甄别考生呢?答案是文字描述,对考生相貌形象细致、完全可以对号入座的描述显示出文字的强大功能。
尽管制度已经相当完善,“作弊”仍无法避免,一份“夹带”精巧得令人大开眼界。
虹饮山房的室内布局、家具、陈设等奢华考究。镂雕的帏床、座塌上的苏绣都十分精美。
一桌“御膳”,“满汉全席”,山珍海味俱全,色香味形俱佳,不禁令人馋涎欲滴。然而,无论菜肴有多美味,至高无上的皇帝最多也只能吃三口。
虹饮山房的园林由秀野园和小隐园东西二园组成,此两处明代园林具有江南园林的所有特质,亭台廊榭、碧水曲桥、古树奇石、名花异草布局巧妙、错落有致,除了江南园林特有的婉约清秀还有着几分北方园林的皇家气度。“湖边美色媚清涟,湖上新荷叠绮钱。”行走在偌大的荷花池畔,柳丝低垂,荷叶田田。别说,宋人将荷叶比作铜钱还真是有几分相像。”正值初夏,草木葳蕤、夏花娇艳,阵阵和风吹来令人倍感舒爽。此时此刻,就那样静坐双亭之内,不知该是怎样的悠闲惬意。
虹饮山房,乾隆帝的民间行宫,一座因为有了皇族之尊的私宅园林,真的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