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文化历史杂谈 |
分类: 游走千山万水 |
江南的古镇很多,但似乎哪一座也没有古镇木渎那么贵气,那么传奇,因为这里是六下江南的乾隆皇帝六次都到过的唯一古镇。
木渎古镇,地处太湖流域,山青水碧,景致宜人,素有“江南第一镇”、“秀绝冠江南”之誉,是一座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文化古镇,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春秋末年,吴越纷争,越国战败,越王勾践施用美人计,献美女西施于吴王。吴王夫差专宠西施,特地为她在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三年聚财,五年乃成”,源源而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木塞于渎”,木渎之名由此而来。
传说,乾隆皇帝第一次来到木渎,就被这里的美景深深吸引,立即弃舟登岸,从此再也无法忘却,逢下江南,必来木渎。
木渎古镇究竟有什么魅力会让乾隆帝如此钟情呢?与绝大多数江南古镇相同,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都拥有小桥流水石板街。木渎古镇的水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作香溪。香溪的水绿得有些令人不可思议,就像绿色的丝缎,轻柔丝滑。一只只载满游客的摇橹船就在这绿色的水巷上来往穿梭,络绎不绝。几座拱桥横跨水巷,水巷两岸绿树成荫,垂柳依依,犹如一幅印象派油画。人在岸边走,船在画中行。行人、船客,互看风景、互为风景,一时不知谁是谁的风景。
古镇的格局并不复杂,一街一巷(水巷)即是全貌。与其他水乡古镇略有不同,这条名叫山塘街的小街笔直宽敞,没有了常见的廊檐,因此看上去更显宽敞、通透、大气。两侧的商铺鳞次栉比,售卖着古镇特有的风味儿美食,也不知其中是否有乾隆爷所好的那一口儿。
被修葺一新的黛瓦粉墙马头墙虽然看上去少了些许岁月的沧桑,但水巷斑驳的石堤、石柱、拱桥还有各式廊亭等等都印证了木渎的古老。这座被滕蔓装点得如着绿裙少女的永安桥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御码头则是为乾隆爷登岸特地而修。明月古寺虽为近年重建,但初建的古寺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可供行人小憩的怡泉亭也不容小觑,建于400多年前的明末。造型古朴、用料考究、工艺精湛的影壁则属于园林式私宅,严家花园。
(此为网图,致谢原作)
木渎古镇明清文化遗存丰富,共有私家园林30余处,享有园林之镇的美誉。其中最著名的有虹饮山房、严家花园、古松园、灵岩山、天平山等。这些私宅座座富丽堂皇,考究奢华,主人非富即贵。虹饮山房,乾隆爷六次下江南,每次都会最先来此游历,赏景、听曲、看戏、品茗、用膳,因此被称为乾隆爷民间行宫。使得原本就显贵气的木渎古镇更平添了一份皇家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