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舌尖上的四季 |
馄饨,一道起源于中国的民间传统面食,最初被叫做“汤饼”,常常与水饺、夹馍、肉饼相混,直到唐朝上述食物才被加以区分,水饺、馄饨也才有了各自正式的称谓。
据天气预报,今天的最高温18度,最低温也达两位数。一大早就已是天晴气朗。怎么能辜负这难得又美好的“阳春”秋日?火速收拾行囊、“武器”——相机,去“扫叶”赏秋……
驱车50多公里去了故乡旅顺,打卡几条彩叶大街,尽兴地“咔咔咔”,不觉已近傍晚。
回程的车上已想好了晚饭。虽然有些吃惊,但好在简单快手,那就做吧——馄饨,虾仁韭菜馅。有人昨天的饺子没吃够。被日日惦记的饺子该有多好吃啊。
单纯的韭菜虾仁,貌似简单,处理略有技巧:
韭菜摘洗干净,控净水分,切末、撒油,轻轻拌匀;
青虾洗净、去壳、挑上下虾线,撒盐、食用油适量,轻轻拌匀;
将食材放入盆中,轻轻拌匀成馅;
取馅料放于面皮上,包制成馄饨;
水开后下入馄饨,“三开三点”,捞入大碗,并加汤适量;
根据个人口味儿,将葱花香菜、盐、醋、辣椒油、麻油、胡椒粉等依次加入碗中,调出一碗属于自己口味儿的馄饨。
温情提示:
韭菜切末后一定要撒油并轻轻拌匀;
虾段上加盐可确保虾肉软嫩鲜美Q弹,再撒油适量,可有效避免韭菜与盐零距离接触。否则,馅料很容易下汤,影响口味;
包馄饨的过程要尽量缩短,以防馅料下汤。
吃一个馄饨,薄薄的面皮软嫩滑爽;堪称“绝配”的韭菜、海虾,红绿搭配、鲜艳抢眼,味道更是鲜上加鲜;再喝一口各人自己调制的,属于自己风格的混饨汤,热热乎乎,舒舒服服。
冬日里,大概没有什么会比一碗馄饨更温暖、更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