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文化 |
遮阳网挂得低,时时擦人头皮。索性低头走路,正好去看摊子上的东西。一路看过去,大致还是老样子。
这么热的天,加上外地客出行难,摊子比过去少了何止一半。没来的多是卖假货的,所以今天老货摊子显得多些。也都是些老垃圾,不值什么。但买的卖的仍旧热衷,在那里扒去扒来,把个价还去还来。一个熟面孔买人家的罐子,开八十,还五十,六十成交。这个人罐子买了十几年,一直做这几十百把元的小生意,倒是坚持得好。
摆摊的和逛摊的都有熟面孔。一些日子不见,有变化。总体有一种虚浮感,大家似乎略微浮肿了一层,不如以前精干。当然有的人从来不曾精干,现在就更蠢笨了。今天太热,时光的流逝与人的衰老便以这样的感觉来悄然表现。我们都没有变,我们都变了。
挑旧书的人多少带点斯文模样。扫一眼,我家的书哪一本都比他这一地烂书好。我要来摆个书摊子,一会儿就能卖光。
一位佝偻老人,弯着虾米样的身子,用带灯的高倍放大镜去看一件摊主说的宋代瓷器,一脸认真。我惭愧。我比他小很多吧,却早就失去他那样的执著,内心很颓。其实执著是可以让老境充实快乐的一剂良药。只是可惜,他看的是一件赝品,连手都无须上,十米之外一眼开门,看得清楚明白。他也许玩了几十年,不,是研究了几十年,还是最初的样子,连门都没摸着。可叹可叹。很多很多他这样的人,一直在地摊转悠,捡着超便宜的他们认为的稀世珍宝,沾沾自喜。甚至弟子一大群。
终于我躬下身子拾起一只笔筒。
笔筒发散着我熟悉的气息。是的,是浅绛彩,而且画了美人。筒身带着时间赋与的氤氲宝光。题字海上蓬莱是家园,壬辰年写于珠山。画上的美人不用说是个仙女了。壬辰一八九二年,距今正好一百三十年。他说底款写了同治。我说不到同治,光绪了。他要和我辩。我笑笑没有去辩,因为无意义。他说想要就是两百五,不,两百三。我说我不要,我就看看。
冲得太厉害。其实冲了也值。问题是美人脱彩了,几乎面目全非,这就犯了浅绛的大忌,要不得了。心中直呼可惜,因为看轮廓原本是画得相当不错的。另,题画诗从左往右写,这个我也不喜欢。毕竟老规矩是从右往左。还是要合老规矩才好。
恋恋不舍地给他放回去。
今年这是第几回逛摊,第二回还是第三回?
阳光渐渐照入地摊。一个胖摊主忧心忡忡地说,完了,太阳照过来了。
想想他们将在这儿坚守到中午甚至下午,心中不免燥热。
趁着还早赶紧回家。路过蔡林记吃了一碗全料热干面。今年这还是头一回吃热干面,到底老字好,味道就是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