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坛坛罐罐

(2021-05-14 18:57:03)
分类: 文化

终于平静从容地走向市场,正式开启一段收藏岁月,是零五年的事。

之前兴之所至偶尔逛摊,零敲碎打买点不知真赝的小玩意儿,和后来的迷恋浅绛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业余时间的消遣方式之一,一年难得两三回。零五年的某天,在沉下心来独自去市场的路上,忽然有预感:这条路以后可能要经常走了。我从此大概会将逛摊当作一件事情来做,我要正儿八经买点可以称之为古玩的东西藏在身边。

一个念头,一个大体的生活指向,模糊不清,并不具体。

不知道我的朋友们是否和我一样也有这样的暗中决定,然后正式走上这条路。反正这些年他们和我一样每周必到市场,必买东西,贼不走空。似乎一个并不存在的约定实实在在地约束着大家,一定要逛,一定要买,持之以恒。却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

反正我从未想过要做一个成功的收藏家。更不想挖掘什么,保护什么,发扬什么。

我正儿八经所做的竟只是一件没有任何目的的事情。

那天到香港路,进了一个看上去很有想法布置不俗的门脸儿。并不是古玩店,主要经营民俗艺术品,布人泥人面人,绣品剪纸皮影,五花八门,很多东西从未见过。是个女老板,看得出来很为自己的经营骄傲,亦很健谈。听我说收老瓷器,说她老公比较懂,店开在这里,常去地摊上逛,顺便收了不少东西。果然一角有个小小专柜,专摆他老公的藏品,都是青花瓷。当时我很懵,见是印泥盒儿,茶叶罐儿,冬瓜罐和西瓜罐,不知好坏。后来回忆起来皆为清中晚期之物,没什么了不起的。可当时是个棒槌的我看了还真是眼中冒火,羡慕得不得了。我问这些东西你卖吗?她说卖。店里的东西价钱给到位了没有不卖的。但这些东西可能有点贵。以前东西便宜,现在都被搞干了,好东西少了,所以贵起来了。又说你现在才进市场,太晚,可能找不到好东西了。她的话将我的心说凉了。本来揣着一团火的,现在却像抱着一块冰。

我记得那是零五年的初冬,天将将冷起来。

那家民俗小店接着开了两年,大约是零七年关张的。

虽然被她兜头浇了一盆冷水,记得那天我还是买了一件东西,一只喜字罐。并不贵,只花了十块钱。虽不懂新老,凭悟性确信是件老物件,不免喜滋滋的。后来我又买了好几个喜字罐,十块的,二十的,三十的,慢慢知道喜字罐的一些秘密。清中期的淡描青花最美,施彩清淡,勾勒率性,釉水润泽,摆像其实还是很不错的。晚清差多了。我最初买的只是个民国货,洋蓝发色,较为粗劣。清中期的双喜字双钩填色,到了民国便用排笔刷出来,这也是鉴定要点之一。

让我念念不忘的是一对清中期淡描青花大号喜字罐,摆在地摊上被晨光映着真个宝气氤氲,十分勾人。罐体壮硕,颇有存在感。要五十元一只,一对一百元。这在喜字罐中就是天价。还四十五一只,不卖。掉头离开。逛摊过程中一直惦记,遂决定就依他的价格一百元一对拿下来。回头找他,摊子空了一块,说已经卖了。不免失落。后来看到有个人一手提一只在悠然逛摊,一脸得意兴奋,知道被他买去,暗自妒忌一回。当然,幸亏没买,不然到现在成了累赘,不知如何打发,放在家中是个麻烦。

一段时间收获颇丰。罐子,坛子,青花粉彩小碟子,豆青小盘,买了一堆。价格皆控制在百元以内。老朋友老同事掌眼,说都是老的,心中欢喜,玩得开心。偶尔失手,大概两三回,是误入珠山八友赝品堆中去了,教训深刻。一只仿李明亮茶盘,绘明月柳蝉,至今仍被弃在某个角落。那时八友瓷赝品极多,且做得精细,相当哄人。有些至今仍在坊间流转,慢慢等着新人上钩。

无论哪个时期,提起收藏,总有人说现在玩晚了,好东西都没了,也总有人说只要喜欢,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也是,想玩从今天开始都行,有钱有闲有深刻的喜欢有一点点悟性,一定可以玩出名堂。但毫无疑问零几年真是古玩的黄金时期,现在比不了。那会儿浅绛刚刚起步,无数好东西藏在深闺人未识,对浅绛的研究亦初现端倪,很多误区有待后来的岁月一一匡正,我和我的浅绛朋友们还蹲在地摊捡垃圾,花钱买乐,不问前程。很多浅绛精品甚至极品还在默默迎接它终于现身的高光时刻。现在回忆,总说老子要是早晓得今天,贷款卖房子也要买浅绛。说是说,图嘴巴快活,真的再来一回恐怕也不会贷款卖房子,还是抠抠索索地穷玩。玩浅绛要有股疯劲,我们一般人没那么疯。

坛坛罐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寻寻觅觅
后一篇:大雨泼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