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寻觅觅

(2021-05-13 21:53:48)
分类: 文化

九十年代,古玩市场在江滩的时候,去逛过几次,买过几件东西。那时候还没单身,买东西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要商量,光自己喜欢不行,还要看别人会不会讨厌。那时候自然什么都不懂,靠懵。后来发现多数都懵错了。但也有对的。

两只民国花鸟粥罐,十元一只,至今仍在窗外种东西,一盆铜钱草,一盆野菖蒲。那铜钱草也陪我十几年了。初种时,还很稀罕,很少有人种它。野菖蒲说话也有八年,来自四明山,朋友亲自上山采了快递给我,非常好养,年年开花。

一只瓜绿色的大号西瓜罐,八十元,不知放在哪个角落蒙尘。

一提木制四层食盒,一百多元。那时候一百多元算一笔钱了。东西卖家动过手脚,铜活儿似乎是后配的。但好歹是老的。

一只七十年代的梳妆盒,红漆,黄字“要斗私批修”,时代感极强。终于单身时随着别人离去。

同时离去的还有瓷枕一枚。仍记得当时我的一个那时候就一直坚持逛地摊买东西据说眼力不错的老熟人将声音压得很低对我指点说,同治的。同治二字入耳,心中轰地响了一声,清朝的,好久远呀,以为是个宝贝。枕上依稀画一美人。于是买下来,记得没超过一百元。拿回家细看,枕上彩头有疑,似乎能抠掉。后来连抠带洗,彩掉了一大半。那美人只剩个极淡的影子。原来此物脱彩相当严重,被不良卖家添过彩了,连呼上当。但上当归上当,想到是件真正的老瓷器,还是欢喜的。便索性将添彩彻底洗净,恢复它原汁原味的样子,一直摆在书柜中的藏书前面作为陈设。书柜里有此旧物一件,竟自带厚重感,书们都添了分量。于今隔着近二十年的时光回想,忘了美人的样子,也不知道应属粉彩还是浅绛。如果浅绛,当非同治物,多半只能到光绪。那样的瓷枕同治也少,光绪民国多。

对了,还有一组雕花板,老的,有的可能到明。现在还挂在墙上。

记得当时还看中一架拔步床,雕龙刻凤,人物故事,山水花鸟,端的漂亮。清代的。不过五千余元身价。现在想来等于白送。那时觉得很贵。我想搬回家,别人不肯,算了。

江滩老市场,让人无比怀念。不但经营古董旧物,还卖花鸟鱼虫。那些卖家架着鹰,牵着猴,卖各种野生小动物。曾经看到过树懒,一种迷你猴类,不过指头大小,好可怜见儿。古董旧物也是琳琅满目,能看到好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东西,真个是要啥有啥,想啥来啥。那时候肯定是有假货的,但不像现在这样基本都假,真东西很不少。可惜我仅仅只是路人,并未深入其中。由此错过了一段最好的时光。

这些都和我现在的收藏没有任何关系。

可能连一次关于收藏的预热都算不上。

一直知道嗜古的种子深埋于我的心底,蠢蠢欲动,迟早会萌出芽来。但也不确定。如果生活还是旧生活,家还是旧家,人不能独自行路,百事还要迁就于人,也许就胎死腹中,不再有生发与成长的机会。所以,二十年前的我,再也不会想到自己终将与老瓷器为伴,在旧货场上寻寻觅觅,与一个又一个瓷上美人结缘,过成现在这个样子。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我们谁都不能预知未来,但未来其实早就被安排好了。

说真的,我喜欢上天对我的安排,失掉了很多,得到了很多。失掉的不遗憾,得到的很欣慰。因为得到,我要感谢失去,它们之间有如此清晰而确切的因果关系,让事后掀开底牌知道结果的我嗟叹不已。

寻寻觅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双飞
后一篇:坛坛罐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